第1755部分 (第1/4页)

并增募新军,迅速前往广东部署海防他认为此时是临诬命,不宜再辞,便以衰病之躯奉旨赴粤,带领所部驻扎南喊线,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宏备,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多次上疏主战,战后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中法战争胜利结束后,光绪十一年三月,他便上疏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朝廷未予接受他又于这年八月第二年八月第三年七月第四年六月接连四次上疏请求辞职鉴于他的执着,朝廷只得接受光绪十六年三月,彭玉麟以平民之身病逝于衡阳城内的退省庵,终年75岁他死后被御赐为太子太保,建专祠纪念,赠谥号刚直曾任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的张之洞评之为“加官不拜,久骑湖上之驴;奉诏即行,誓翦海中之鳄”,并为他写下一首五言长诗:“神州贯长江,其南际涨海江阂息浪,砥柱今安在……”六一生廉洁奉公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疾恶如仇彭玉麟早年家境孤寒,父亲去世早,尝遍了人间冷暖,仕途也坎坷不顺他对官场深恶痛绝,下决心不与官员为伍№玉麟是靠战功成就自己的事业的他任长江水师提督治理水师及兵部尚书的时候,秉公办事,疾恶如仇,严惩恶势力,甚至不惜得罪清廷高官大红人曾国藩和李鸿章曾国荃是曾国藩亲弟,彭玉麟发现曾国荃的陆军部队纲纪废弛,还抓住了曾国荃手下的两名吸鸦片的战将曾国藩是彭玉麟的恩师,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但是彭玉麟却不顾师生情谊,毅然提笔三次弹劾曾国荃,致使曾国藩大怒写信给他责问自己弟弟到底哪里得罪了他有一年,彭玉麟路过安庆,忽然有老百姓拦马喊冤,状告当地恶霸李秋升李秋升是李鸿章的堂侄儿,仗着权倾朝野的李鸿章的势力横行乡里夺人妻女,当地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经调查,彭玉麟掌握了足够证据,把李秋升抓来审讯,李秋升竟然藐视彭玉麟不敢把他怎么样而供认不讳№玉麟断然下令:“此人不除,安庆难安宁”这时,李鸿章的堂弟李奎赶来求情,纵有李鸿章这张王牌,也未能使彭玉麟网开一面刀下留人№玉麟任职期间还先后弹劾处置了无能官吏一百余人,其中不乏高官此外,彭玉麟的一个外甥曾任知府,由于贻误军机也被他杀了他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民间流传下一句佳话:“彭公一出,江湖肃然”彭玉麟在去世前将为官几十年的官俸养廉经费等等加起来上百万两的收入全部捐出来做了军费№玉麟身为大清名将朝廷重臣,一生不慕名利不避权贵不治私产不御姬妾虽然一生六辞高官,却在国家危难之时,抱着年迈多病之躯,临诬命,抵御外敌一生画梅吟诗,纪念与他相恋早逝的梅姑,痴情重义,终生不悔在权贵当道之极的晚清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成为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清廉正直淡泊重情重义的名臣如他自己所述:“臣素无声色之好,室家之乐,性犹不耽安逸,治军十余年,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以庇妻子№受重伤,积劳多疾,未尝请一日之假回籍调治终年风涛矢石之中,虽甚…;

彭玉麟作品

梅花

未尝一日移居岸上”,“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

墨梅图

编辑本段“三不要”将军

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玉麟的同时代人,曾任翰林院编修的著名学者俞越称其为“咸丰同治以来诸勋臣中始终餍服人心,无贤不肖交口称之,而无毫发遗憾者”的唯一一人”,评价之高,足见彭玉麟名声之重№玉麟以一介书生投身湘军水师,由于他智勇双全,在攻打田家镇湖口等战役中屡立战功,便逐步擢升至水师统领,成为湘军水师统帅先后被朝廷授为金华知府广东按察使安徽巡抚太子少鳖运总督水师提督兵部右侍郎署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年功成告退,光绪十六年病逝于家″廷赠以太子太保,谥号刚直№玉麟为清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其节操道德,尤其是其爱国情怀,很值得我们称道赞许的

不要官

彭玉麟早年投入湘军水师之初,即以“不受官”自许曾国藩率领湘军太平天国,水师实为其首,而彭玉麟作为水师统帅,可谓战果累累每次大胜之后,曾国藩总是向清朝廷出面编彭玉麟升官,朝廷也不断以官职来提拔他,但他每次都总是不受命‖治四年(1865三月,清廷欲任命彭玉麟为漕运总督,漕运总督在当时是天下第一肥缺,多少人梦寐以求,谋之不得,而彭玉麟却视之如草芥,二次上书请辞,自称“臣以寒士来,愿以寒士归也”对于彭玉麟固请力辞不愿为官的行为,清廷很感奇怪,当时官场里的人也极不理解,甚至有人出面向清廷建议,以他不受命,近乎矫情而处分他曾国藩闻讯,出面为他说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