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下,一般人都是不愿意出行的。尤其是在科罗拉多这种人口稀少的州,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也遇不到一个人,更是没有人愿意随意出行……万一遇上什么事儿,连个帮忙的人都找不到。

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只大约五百人左右的队伍正缓缓地向南移动,即便是顶风冒雪。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遭这样的罪?”

这是一只民兵,美国民兵。在美国是没有正式的陆军的,他们只有所谓的“联邦军”,而且这支部队的人数很少。这是因为历来美国人对陆军的不重视而造成的。事实上,直到一战之前,美国的陆军人数也不过才六万人左右,想象一下,一个国土面积与中国几乎一样大小的国家却只有中国大约五十分之一的陆军,这是多么的可怕?可是,美国人不怕。因为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北方是加拿大,人口稀少,地大物博,只担心美国会不会来进攻自己,打死也不会有胆子进攻美利坚。当然,美国想要动加拿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实上,美国在历史上曾经好几次想要把加拿大合并到自己的疆域中,甚至还动过两次武,然而都没有讨到便宜。

美国第一次对加拿大动武,是在1774年。可能有朋友看了这句话会问:那时候,“北美十三州”刚刚开始闹独立,哪来的“美国”?这话没错!大家都知道,美利坚合众国是1776年宣布成立的。但是,美国第一次对加拿大动武,试图吞并加拿大,还真就是在美国都还没独立的1774年

由此可见,这美利坚民族就是不一样:自己的国家还没正式宣布成立,还在为自己的“独立”而战,就敢同时对外寻衅,试图吞并近邻了。

不过这事实其实并不是美国人真的胆大包天,自己还没有独立成功就敢向外侵略,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英国当时在加拿大实施《魁北克法案》,激怒了正在闹独立的北美十三州。可是,为什么英国在加拿大宣布搞法案,又惹到了闹独立的北美十三州?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加拿大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搞这个法案,是为了招抚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的法裔人口而做出的妥协让步,是出于英国政府自己的考虑。但是,根据这个《魁北克法案》,当时的魁北克辖区应当包括密西西比河流域往西的地区和今天俄亥俄州,这样一来,不仅阻碍了“北美十三州”计划当中的“西进运动”,而且,“北美十三州”的人将来要进入这个区域,不但得受英国管制,还得受法国的民法管制,此外还有宗教因素:《魁北克法案》赋予了天主教在魁北克地区的特权,这也是北美十三州的那些信仰新教的清教徒难以容忍的。

在北美十三州看来,英国的《魁北克法案》阻碍了他们向西“开疆拓土”的路线,所以,他们就决定来个釜底抽薪,干脆设法让魁北克也一起“独立”进来

于是,在《魁北克法》通过的同一年,位于魁北克南方的“北美十三州”就向北方的加拿大派遣了两支军队来搞定他们的“第十四个州”。

本来,一切顺利,北美十三州的一只部队进攻加拿大重镇蒙特利尔,吓得英国总督盖伊…卡尔顿爵士只身仓皇出逃,结果,很快又被两支北美部队围困在了魁北克城,眼见着,加拿大马上就要成为“第十四个州”了。可是,战事很快逆转。在随后的冬季战役中,两支北美部队的统帅一战死,一受伤,“进攻方”不得不撤退,回到了出发点,此战不了了之。而在吃了这么一次大亏之后,北美十三州又忙着要跟英国闹独立,也就没再来惹麻烦。

不过,闹完了独立,美国人又记起了加拿大。当时,美国刚刚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大英帝国呢,又正跟法兰西的拿破仑皇帝处于战争状态,两边打得不亦乐乎。眼看大英帝国似乎无暇顾及在美洲的加拿大这片殖民地,刚刚独立不久的美国人决定趁机捞一把。由于在独立战争中依靠法国的援助最终战胜了英国,美国人雄心勃勃,认为这次一定能一鼓作气拿下加拿大,于是头脑一发热,居然直接对英国宣战

然而,几场仗打下来,美**队却败在了英国正规军和加拿大武装力量的手下,且又死了一个将军。

从此以后,加拿大领土上再没以发生过什么像样的武装战争。

当然,这并不代表美国人就死心了,除了这两次直接动武,美国人还有好几次意图占领加拿大,而事实上,那几次,美国占领整个加拿大也似乎确实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富有戏剧性的是,每到这种关键时刻,加拿大总是能够以非常出色的防御战扭转乾坤。

其中有一次,18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