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 (第1/4页)

“几十年前,日本还处于最后一个幕府,也就是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闭关锁国,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等外来信仰。可在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形成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郭金章没有理会荣禄的尴尬,又继续说道。

“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刘永福对郭金章的话很不解。

“区区雇工,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居然反抗朝廷?”袁世凯也问道。

“这就涉及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生产关系的转变了,没有对人类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具体了解,一般人是很难理解这种结论的。不过,你们暂时也不需要了解这些。我只想告诉你们,日本当地因为闭关锁国,发生了很多的问题,并最终引起了内部的动乱,嗯,就跟大清国内的太平天国差不多。”郭金章道。

“哼,那些长毛不过是一群邪祟之辈,蛊惑了一群什么都不知道的老百姓反叛朝廷,实乃乱臣贼子,无父无君之徒,谈他们作甚?”荣禄不满道。

“当年努尔哈赤也是明朝的臣子,可他最后也反叛了,大清最后更是取明而代之……是不是也是乱臣贼子?”郭金章反问道。

“这怎么能一样?当年太祖皇帝起兵,乃因明廷欺压太甚,‘七大恨’诏书之中说得明明白白。”荣禄反驳道。

“太平天国席卷大半个中国,如果不是洪秀全一帮人太蠢,急于内斗享乐,现在站在我面前的,恐怕就是杨秀清、李秀成那一帮人了,哪还会有什么大清朝廷?”郭金章冷哼道。

“郭先生!”荣禄面色铁青,“难不成,你还想与我大清朝廷为敌不成?”

“这只能说明你们的幸运。”郭金章淡淡地看着他,“如果我现在身在国内,一定会起兵造反,把你们满清朝廷从头到尾杀个精光,而且我也相信,我会胜利。哪怕你们还有李鸿章,哪怕左宗棠没死,哪怕曾国藩复生,也救不了你们……我会把你们清廷历代的帝陵都给挖开,还会带兵到奉天,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墓也给掘了。刨坟掘墓,锉骨扬灰!”

“你……”

“郭先生,话不可乱说。”

荣禄和袁世凯,还有刘永福三人怎么也没想到,原本还好好的,郭金章却突然对清廷表现出了这样强烈的敌意,甚至还放下狠话,要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给锉骨扬灰……这可是不共戴天的大仇也做不出来的事情啊。荣禄惊怒,袁世凯惊骇,只有刘永福,眼珠子转了转,什么话也没说。

“是不是觉得我说得太过了?是不是觉得我这么说话,跟那些乱臣贼子没什么区别?”郭金章冷笑,“那是你们自找的。这个世界,从来不相信什么道德仁义,忠诚仁恕,哪怕是在依旧传唱着礼仪道德的大清国,真正奉行的也都是那些‘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之道,何况是国与国之间?”

“可,可……”袁世凯哭的心都有了。他还想跟郭金章他们合作呢。他已经可以猜出郭金章刚才那一大堆话背后的意思了……让他在东北安心发展,以对抗沙俄和日本为理由,大肆发展自身的实力。然后,他的“东北军”将会成为第二支“淮军”,他也会借由这股强大的,而且有唐州甚至美国支持的军事力量掌握国家权柄,成为,甚至是超越李鸿章的存在。可是,他没想到,说着说着,居然就这么说崩了……郭金章在自己的地盘儿上说着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自然没什么,可这话要是传到朝廷的耳朵里,以朝廷一贯以来的作风,肯定会立即中止跟唐州,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合作关系……他太了解朝廷里的那帮蠢货了。宁可实际上被人砍下几块肉,也一定要在口头上沾上一点儿便宜。可郭金章师在偏偏就在那帮人最在意的面子上下手了。这叫他以后还怎么活?单独面对沙俄和日本?那不就是让他去死吗?

“我对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感。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明廷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