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刘备点头:“大家都无异议,那就有某与鲜于校尉各出一屯人马纠察城内不法之徒,老实的就地看押,择其罪行轻重处理,如有反抗就地斩杀,如何?”

刘备轻飘飘的一句如何,诸士族首领仿佛感到一阵刺骨寒风划过,眼前的形势由不得他们不同意。

“这之前的事可以既往不咎,然而死罪可逃,活罪难恕,不如就从这位公孙开始。”

刘备看向公孙纪的族侄。

这是赤果果的打击报复,公孙纪的族侄脸色一变:“某可是公孙家的人,刘备你不能动某,十四叔。”

公孙纪双眼一垂装作没看见,不是十四叔不帮你,而是这件事失败得有承担责任,何况你挨打了?对公孙家也有利。

同仇敌忾最能拉拢人。

公孙纪心里不免又有几分得意,刘备,你还是太年轻了,这人心复杂,一不下心就能得罪他们。

“咝!啊!真打啊!”

……

“十四叔,救我啊!”

“……”

“刘侯,饶命啊!看在某族兄的份上,放某一马吧!”

公孙纪族侄的喊叫让公孙纪的脸色越来越沉,连这点痛也承受不住,也配说自己是公孙家的人,真给公孙家丢人。

刘备能打公孙纪的族侄,却不能动公孙纪,不说他没错,单说他还是刘虞的从事刘备就不能轻易动他。

第八十六章白马公孙成名战

“投降?”

刘备在郡廨府调校完诸不法的士族分子,正要联合诸士族首领攻破郡廨府,不料郡廨府内竟派出使者想要投降。

“不可。”

公孙纪坚定的道:“吾等战前劝降不听,明知不敌再降必是无奈之举,降而复叛,可预料也!”

既然得罪刘备,公孙纪不怕往死里得罪他。

诸士族首领纷纷应和,如果同意投降,他们本就稀薄的战功又要降低不少。

“都是幽州子弟,何必如此赶尽杀绝?”

这话由一个外州人说出来,诸士族首领脸色大变,怒视出言的戏志才。

公孙纪冷哼:“赶尽杀绝?先生对叛军仁慈,可知这叛军对吾等何其残忍?”

诸士族首领谁没受损失,仇恨加功劳让他们怎肯放过这帮瓮中之鳖?

“贼首张举已逃,余者虽然不过茫然景从,何不给他们一个机会呢?”

田氏幽州大姓,跟公孙氏一般豪杰辈出,渔阳田豫、右北平田畴、辽东田韶、辽西田楷俱幽州名士。

田畴的话一出诸人皆缄口不言。

田畴又道:“某愿亲自入府与叛军谈判,若叛军复叛唯畴是问。”

田畴的话说得大义凛然,诸人更没了拒绝的借口。

田畴一人入郡廨府,一刻钟后郡廨府门打开,张举叛军弃械投降。

刘备当即命人看管张举叛军,封锁府库等待刘虞前来查勘。

辽西令支,刘虞驻营在此,数万大军将令支小城挤得满当当的,刘虞此刻却闹心的很,不知是否该将身边的士族私兵解散些许,毕竟这数万大军每日耗费巨万,而肥如战场的形势日益转好,说不定用不着这么多兵士。

“明公,肥如有消息了。”

程绪大步走来,脸色并不是很喜悦。

他跟魏攸、齐周已经把这次肥如之战的功劳看做囊中之物,有了齐周上次贪墨刘备之功,这次他们还想再玩一次,反正刘备不受朝廷诸公待见。

可突然接受到肥如城已破的消息,任谁心情都不会好?

“怎么样?”

肥如突然有消息,必然是肥如战场出现大的变故,刘虞心里一咯噔,这时候他心中有个念头,如果刘备在肥如必定是好消息!

“肥如城已下,张举独率百骑逃走,大军被刘侯收降。”

不管怎样刘备都是陆城亭侯,宗室,程绪就算给刘备上眼药,也得恭敬的上。

程绪本意是刘备自作主张收降了叛军,抢了你的权,第二您马上就要等肥如他却这时破城,分明没把您放在眼里呀!

没想到刘虞抚掌大笑:“哈哈!吾就知晓玄德不负吾愿,今夜吾能睡个好觉了,来,文职陪吾喝一杯。”

刘虞生活简朴,平日莫说喝酒就连吃肉也很少,今日竟然要喝酒看来的确是高兴。

难道自己的眼药上反了?

程绪从没遇到这样的主公,能容忍手下使用自己的权力,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