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名剑春秋

第一章,名剑春秋

相传汉高祖刘邦随身常佩一把宝剑,宝剑长足有三尺。就是这把剑帮助刘邦征战四方,得了汉室天下。也有人说那就是“上邪剑”得剑者斩定江山也绝情。

说到它的由来;那是刘邦在酆沛山中游览的时候;遇到一个锻造兵器的人。那天他站在旁边看了很久,问那师傅铸造的是什么兵器?那师傅就笑着回答说:“是在给天子铸造宝剑啊,你切莫对外人讲”。高祖刘邦起初以为是笑话并没放在心上。但转念一想,暴秦无道,天下必将大乱,也许真命天子就要出世。只见那工匠盯着他腰间的刀说:“我锻造多年总不能造出满意的宝剑;如果能用你所佩的刀熔融就说不准能制成神奇兵器。有了它就可以克定天下”。刘邦说:“我这刀名叫匕首,它的锋利再难找到第二把。它可以杀蛟龙,斩虎兕,魑魅魍魉,都不能面对它。就是斫玉镌金,它的刃都不会卷”。那工匠又说:“如果得不到你的这把匕首就是造出再锋利无比的宝剑;也终究是庸俗之物”。刘邦想了想就解下他的佩刀,丢到熔炉里。刹那间只见烟焰冲天,太阳也暗了下来。等到剑铸成了,那铸工问刘邦:“你是什么时候得到那佩刀的?”刘邦回答:“秦昭襄王时,我正赶路,遇到一个闲散的人,在田埂上他传授给我的。据说是殷朝时的灵物,是世世相传的,上面还有铭文并记有年月”。那工匠听说就把所铸之剑送给了刘邦。并告诉他“匕首者,必守也。即为绝情之刀。

刘邦得了宝剑从山里出来时,见一条白色巨莽挡在路中。他拔剑斩杀了那莽蛇,就见一股青烟冲天而去。这就是高祖斩蛇的故事。高祖从此佩这把剑在身上,以至于后来平定了天下。再到后来有一天吕后把它藏在宝库里,当时守卫宝库的人就看见宝库之上白气如云,状如龙蛇。就把自己所见告诉了吕后,吕后说“真是灵金宝贝啊!”。于是从此后世人都称它为“灵金剑”。

西汉初年,匈奴人累累南犯,为祸边塞。匈奴人虽然剽悍,但在汉朝时中原人还是瞧不起他们。那些南逃到中原的匈奴人尽管称自己是西域人但还是常遭汉人欺负。这都是因为匈奴人本身的生存状态所造成的。他们无文字,无礼法,只不过用口头盟约的方式相互制约。那些青壮的年轻人吃肉饮酒,年老体弱的人只能吃剩骨。父亲死了就把母亲占为妻子,弟兄死了就把他们的妻子也霸占起来。他们把牛羊女人的占有作为最大利益。到了西汉武帝刘彻继位,匈奴人更加嚣张。汉武皇帝有广拓疆域,一统海内的雄才大略,就曾授予宝剑给卫青,霍去病二将北击匈奴。大败匈奴后汉武帝更是奉剑如至宝,并且常随身携带。

这少年皇帝虽说后宫佳丽也有三千,可是他最宠爱的却只有李贵妃。这李贵妃在皇帝心里同样是珍宝。人常说至宝不可兼得,不久这位风光的娘娘就一命归西了。这汉武皇帝思怀李娘娘,终日郁郁寡欢。有一天他去昆灵池游玩散心,他乘坐龙舟上填词赋曲让女伶在船上歌舞解闷。不知不觉太阳偏西,冷风渐渐吹起来,风激出的水浪也不断增高,可女伶的歌声还在嘹亮地回响。那汉武皇帝就更来兴致,挥笔填词一首,标题叫《落叶哀蝉》。词的内容极为优美,也不妨和读者一同分享一下。

“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一代帝王啊悲伤不已。随身侍从见皇帝容色愁怨,就用文螺做的酒杯捧来洪梁美酒。这酒杯产于波斯国,这酒出产自洪梁县。皇帝痛饮三杯后发见这酒和往日不同,就放量饮起来。酒醉后梦见李贵妃给他一个蘅芜香囊。他惊醒后坐起来,香气好像还留在枕边。就在他伸手摸香囊的时候,发现宝剑不翼而飞了。宝剑遗失非同寻常,整个朝野人心惶惶起来。朝廷不能公开下诏查寻就密令禁卫营从速破案。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绝情剑的被盗早惊动一个江湖豪侠人称金钩李胡子的人。他听闻“灵金”宝剑被盗也是心下大惊,心想放眼江湖能够盗得宝剑于无息之中的还真找不出几人。他知道离长安不远有个叫“后门”的地方,那是官匪勾结之地,鸡鸣狗盗汇集之所。他施展轻功,一路飞檐走壁,隐匿在一高处观测。不多久,就见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在密谋着什么。他就打定主意跟踪他们,想从中获取信息。不多会儿那些人陆续地往东北走;他就如影随行。到了一片墓地那些人就停下徘徊着,原来是一群盗墓贼。一个盗墓贼拿起镢头在靠西的地上挖开一个墓;打开棺椁;只见一位帝王装扮的尸体坐了起来;那人被吓了一跳;但他胆还是很大的。忙问“你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