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看到张翠花连把要给眼镜介绍对象的话都说了出来,眼镜被说的苦笑不已。得,自己要是不少点的话估计这位大嫂还会说下去。他实在受不了了,然后摇头给了这个价钱的,这把他的利润压的极少了。

要是张涛自己买的话根本就不会讲价钱的,说好了拿着走就好了。他一直就这性格,从来不知道讲价是什么东西,超过他心理预估价值的东西,他问都不会去问一下的,直接掉头走的。

把东西提上,母子两在附近找了个饮食店一人叫了一个三鲜米粉,一块钱一碗,味道还不错。里面放了瘦肉和猪肝,还有一个鸡蛋和蘑菇,对于他们母子两人来说,这很划算。便宜还超实惠,一碗基本都能吃饱。

湘省的人们对于米的利用花式齐全,各种米制的小吃多不胜举。就说米粉,这边分三种,一种是圆形的,通常说的米粉。还有一种扁的,把整块的米粉皮直接用刀切出来的,叫切粉,跟南方的河粉一个样。还有一种不切直接整块的,那叫粉皮,在南方叫住肠粉。

这只是米粉的小种类而已,就这一个小种类还能衍生出来多种做法出来,象什么津市牛肉粉,郴洲鱼粉,衡阳筒骨粉和新市米粉,就是因为配料不一样,做法不一样或者地方不一样衍生出来的。

这还不算其他用大米制作出来的产品,如糍粑,年糕,饺子等等种类非常的多,所以在这里的集市也好,市里也好,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米粉店了。便宜,实惠,还能吃饱,这也是进城的人最好的选择了。

吃了东西后张翠花带着张涛两人先把车票买了,看下时间还早,又带着张涛出去走了一下,这边的汽车站旁边就是市一中,张涛前世的时候在这里读了两年高中,对这里还算熟悉了,不过对于这所学校他却没什么太多的回忆。

那时的他因为经常交不起学费,在班上的基本上处于半隐性的状态。而且他在这个学校读了两年发现同学之间的感情很淡,出了学校后就再没联系过了,似乎各自都有自己的世界了。

这让张涛很不明白,不是说高中同学之前的关系很好么,为什么到了自己身上的时候却看不到呢。有时候在各种小说里面看着别人动不动的就来一个高中同学聚会的那时还是挺羡慕的。

就算去看下那些混的好的同学装个13也不错了,至少还有同学的一点感情在,虽然只是在一边看别人装13。这读了两年连联系都没,如同没有同学过一般。这遭遇自然就更烂了,也许自己混的太差了吧。

在市一中周围转了一大圈后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母子两才慢慢朝汽车站走过去,到站的时候还有十五分钟发车,两人上了班车后,里面已经全部清洗了一遍,车还是原来的车,司机和售票员也是原来的。

回到家后刚好五点多点,张涛看看时间足够,先去猴子家准备买两个蓄电瓶过来,没想到猴子老婆挺大方的,这位新媳妇直接送了两个半旧的给张涛,还有一个旧的矿灯。

张涛也没客气,笑眯眯的抱着回去了,回头自己抓到的鱼多给他们家捎点就好了。猴子老婆对这话只是笑笑,并没把张涛的话太当回事。就几个旧电瓶能抓到鱼?这也只有小孩子才会这么天真的。

把两个蓄电池抱回家后张涛先找了一个塑料的四方的油桶,把上面的提手掀掉,刚好把蓄电池全部放了进去,这就算打鱼机的主体了。把蓄电池并联起来,然后找了一块薄的塑料板,上面再粘一块木板。

把电容和继电器等东西直接装在木板上面,然后把这些直接卡在蓄电池的上面。剩下的就是找根等长的竹竿,把竹竿中间通空,一边电线进去,然后另一段接一个用铁丝圈了个圆形的鱼网。

另外一根竹竿则是一个小圈的铁丝,没装鱼网的这边把开关装上,这样一个电鱼机就出来了。两根竹竿可以随时取掉让蓄电池充电的,装蓄电池的塑胶桶上还装了两副宽背带,用碎布缝的,这样他一个人就能背着这东西出去打鱼了。

张涛花了一个晚上把这些东西做好后就放到一边去了,这东西现在还用不了,还先要给蓄电池充电。为此这个晚上他也没出去抓鱼去了,有了电鱼机少一个晚上他也能比别人抓的泥鳅黄鳝多。

张翠花虽然舍得花了几十块钱把东西买了回来,不过她并没完全就此放心,等张涛把打鱼机全部做了出来后她还有点半信半疑的看着眼前的这家伙。两根竹竿,一边有个小网,背上还有好大一坨。就这样的东西就能电到鱼了?这是不是太儿戏了点?

张涛笑了笑,没有解释这些,东西行不行还要用了才知道。第二天晚上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