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跟着光影闯江湖

《暗花》

——冷冷的黑夜,肃杀的澳门,老人用五百万暗花摆下精妙棋局,自命不凡的晚辈仿若棋盘上无法回头的过河走卒。

《跛豪》

——从亡命天涯到只手遮天,从飞扬跋扈到锒铛入狱,奇闻与史实交织成荡气回肠的枭雄传记。

《旺角卡门》

——因为“愿做一日英雄,也不愿做一世乌蝇”的小弟,大哥用热血和生命宣告了英雄的诞生。

《黑金》

——不论黑金政治如何纵恣猖獗,我们都应当坚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迟早会到”。

《无间道》

——江湖代有英雄出,各领*数十年,不可逆变的唯有“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命相。

《龙在边缘》

——弑父上位,门派背叛,亲信卧底,所有的暴戾和阴谋在邪不胜正中画上一个正义的句号。

《傲气雄鹰》

——在你死我活的黑白战场上,“有自信未必会赢,但没有自信一定会输”。

《门徒》

——兄弟逼死大哥,孩子丢掉毒具,警匪角力衍化为社会宣教,纯粹的自由江湖已然渐行渐远。

江湖是什么?徐克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心就是江湖。还有人说,江湖是一个传奇,出没于每一个有爱、有梦想、有正义的人的心里。在少年遐想的断章里,江湖就是男人的游戏,布满了迸发的热血,远在天涯,近在咫尺,侠客们仰天长笑,手握孤星剑,腰佩屠龙刀。

有关江湖的传说悠长久远,先秦时期庄子谈到涸辙之鲋时说,与其在涸辙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那个时候,六合八荒,九州内外,江河纵横,湖泊遍地,江湖是为域内四方。

江湖,广阔浩渺,荒山僻野;都市,车水马龙,热闹繁嚣。唐玄宗送名士司马承祯诗曰:“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此时的“江湖”意指文人士大夫隐遁之地,正如王昌龄送朋友回乡的诗中写道:“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一旦到了江湖,唯有“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若看不破功名利禄,耐不住寥落寂寞,就无法立足江湖。当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些文人志士也可能遵循“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准则。

江湖浩瀚,百变生新意。待到施耐庵写《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时,张青、孙二娘请武松吃饭,三人“说些江湖上好汉的勾当,却是杀人放火的事”,吓得两个公差“听着,惊得呆了,只是下拜”。这个江湖没有静谧安和,尽是刀光剑影、阴谋诡计和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个江湖不是迁客骚人的世外桃源,而是脱离了宗法网络的小市民们奔走、停歇、觅食、寻衣的场所,他们在这里一无所有,各显其能,凭个人心智、胆量、力气、勇气、义气求生存谋活路。这个江湖就是我们要跟随光影闯荡的江湖,香港电影人用胶片在肃杀而唯美的江湖上书写恩怨情仇,描绘人性的光辉与驳杂,从英雄到毒枭,从大哥到马仔,从师爷到走卒,五花八门,三教九流,一起缔造了英雄片、枭雄片、风云片、警匪片以及江湖青春片,将银幕点缀得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英雄·吴宇森

20世纪70年代,以张彻为代表的武侠片和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片点燃香港电影的熊熊烈火。然而,电影的江湖并非风平浪静,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巅峰之后,80年代中期武侠片、功夫片双双陷入低迷,为新类型、新导演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契机。

或是机缘巧合,其时郁郁不得志的吴宇森在参加一次电影人活动时邂逅徐克。两人一见如故,发现彼此对传统侠义精神灌注到电影中的意识如此一致如此强烈,大有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意,很快就一起讨论翻拍龙刚版的《英雄本色》。据徐克夫人施南生回忆:

“《英雄本色》本来是徐导自己想拍的,但是他觉得《英雄本色》这部戏的心情符合当时的吴宇森,两者相符时,艺术创作的动力便会特别强烈,然后他就说,不如你来拍这个。”

导演身份和现实身份的重合引爆了吴宇森潜在的强大创造力,用《英雄本色》拉开了“英雄片”的序幕,不仅让他成为香港黑帮片的一代宗师,也让周润发完成了从“票房毒药”到“票房救星”的转变。周润发回忆往事时说:

“我只是和吴宇森说了我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我也有过片中人物的感受,是不是可以让我多表现一点自己的感情出来,用我的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