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叶应武一怔,却看见杨絮眉角带笑,显然是听见了刚才自己那声失态的吼叫,当下里也忍不住老脸一红:“怎么,难不成你们姐妹几个还期盼着某往家弄男人?”

杨絮忍笑摇了摇头:“若是使君没有别的吩咐的话。属下就先告退了,不打扰使君。”

叶应武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旋即调笑道:“谁说某不喜欢男人?这眼前如此帅气的男儿可着实让人眼馋,不如今天晚上就来暖床如何。让某也常常男儿的味道。”

“你作死啊!”杨絮顿时俏脸通红,头也不回的便跑了出去。

片刻之后外面就传来咳嗽声,紧接着杨宝、江镐、尹玉等人一个个脸色古怪的走进营帐,看向叶应武的目光能多复杂就有多复杂。

————————————————————

随州。

随州位于汉水北岸,和郢州相隔汉水,东面便是蒙宋争夺的焦点所在——襄阳。郢州和随州控制着汉水的下游,想要从襄阳顺流而下,便需要经过郢州和随州的河段。

此时随州已经在蒙古大军的控制之下,单是屯驻在随州北面的蒙古步骑就有足足五万。城中也有数千人守卫。只不过考虑到此时汉水上郢州水师风头一时无二,所以随州南部都没有多少驻军,以防止郢州水师沿着汉水进攻营寨。

反正就算给了宋军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渡过汉水。

而涢水则是流过随州的第一大河,穿城而过,同时涢水也是汉水最大的一条支流,涢水沿岸随州境内,更是地形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春秋时候孙武子率军伐楚便是在涢水柏举一战击败楚军主力。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时随州蒙古军并不知道的是,就在涢水下游,一支宋军船队正在缓缓上行,船舷两侧的床子弩全都严阵以待。只要出现蒙古军斥候,就会毫不留情的招呼。

只不过他们倒是多心了,此时蒙古军的主力还在和襄阳宋军将斥候战打的如火如荼。而后面驻扎的几支偏师则都被叶应武的天武军弄得焦头烂额,随州北面蒙古步骑驻军都是面向光州方向戒备的。所以谁都不会在意会有一支小船队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随州。

就算他们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一共也就只有十多艘蒙冲快船,要想凭借着这个进攻随州城,未免有些痴心妄想了。那些仅有的床子弩甚至连压制城头都做不到。

只不过如果他们知道统帅这支船队的将领是谁的话,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大宋荆湖水师都统范天顺站在中间一艘蒙冲的船头,细细打量着两岸荒芜的景象,忍不住叹息一声。这些原本应该种满庄稼、等待丰收的土地,现在却都这样废弃着。而这后面又象征着还有多少土地也是一样的荒废,还有多少人正在为温饱挣扎。

战争,终究不是什么好东西啊,但是自己现在已经身不由己,不得不为了最后的生存而战。

冷风扑面,卷动衣袖,范天顺却依旧一动也不动。

在周围这么多蒙冲战船的拱卫下,想要伤害到他还是天方夜谭。

两侧的小河中,不断有只能乘坐一两个人的小船来来往往,船上人都是一样的朴素甚至残破的衣袍,但是范天顺却很清楚,这些都是陆陆续续派出去的斥候。

江南水系发达,随州这边虽然不只是江北,而且还是汉水以北,但是得益于大别山和过境的涢水,周围的大小河流同样不少,甚至有隐隐自成一个水系的架势,所以用这些小船来往运载斥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毕竟宋军水师士卒水性谁也不差,万一被发现了大不了往水里一钻,谁还能怎么着他们?

那些蒙古旱鸭子,在岸上很威风,但是在这水里,也就只有挨宰的命。这点儿自信宋军士卒还是有的。

身后脚步声传来,范天顺急忙回头看去,传令兵轻声说道:“启禀都统,探查到一支蒙古万人队骑兵从随州城南向东而去,另外随州城北也有两支千人队调动,具是清一色的骑兵。

“一万两千人?”范天顺轻轻吸了一口凉气,这一下有的叶应武受得了,阿术也真是下得了这个血本。根据斥候来往的速度,现在恐怕这些骑兵都已经快到光州了吧,想要提醒叶应武都来不及了。

这时,另外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跑过来:“启禀都统,南面发现一支水师船队,打的是兴州水师旗号!”

“来了?倒是不慢么,告诉咱们的楼船,也做好准备,这随州,就算是拿不下,某也要让他翻天覆地!”范天顺冷声说道,目光仿佛两把利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