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部分 (第1/4页)

姓张的那汉子顿时翻了翻白眼:“你们两个这么跟某客气,还不如抓紧好酒好菜伺候来的妥帖。”

两人对视一眼,都流露出笑容,其中一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张兄从潼关回来,必然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咱们城中还没有到缺粮断顿的地步,虽然也就只有些小酒小菜,不过也是要胜过吃冰卧雪。”

那姓张的汉子正是神策军中负责和锦衣卫来往联络的人,因为常年奔波在河洛和京兆,所以和京兆这边的锦衣卫也甚是熟络。否则刚才那看门人见到来者也不会连口令都不问。

更何况京兆府锦衣卫潜伏这么久,等的就是朝廷的消息,现在千呼万唤终于来了,几个人自然也甚是激动和兴奋。

“老张,你快给我们说说,情况如何?”一边向里面走去,两人一边焦急的看向来客。

老张嘴角边浮现出一丝微笑,却是不慌不忙的说道:“老关、老童,你们啊,怎么那么着急,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干咱们这一行的,可不就是讲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你看看你们的样子,要是被蒙古鞑子骗了怎么办?亏你们两个还号称‘潼关’,潼关、潼关,京兆屏障、第一险要之处,就你们两个这样子,何谈险要?”

不过老李和老童却是厚着脸皮嘿嘿笑道:“老张啊,你也知道我们哥俩这是信得过你,咱们在这城里面已经憋闷的太久了,谁不想知道外面怎么样了,只看到这蒙古鞑子来来往往甚是忙碌,这几天城外人马来往调动,那么热闹,可是咱们只能从这里干瞪眼看着,不知道这些蒙古鞑子想要整出啥幺蛾子,这能不郁闷么!”

老张点了点头,旋即笑着说道:“你看我这都来了,想干什么想必你们心里面也都有了底儿。”

三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坐到桌子边,一筐粗粮窝窝,三碗小米糊糊,再加上切得一大块腌好腊肉、一盘炒鸡蛋,虽然算不上丰富,甚至比不上江南人日常所吃,不过老张明白,蒙古鞑子在关中大肆搜刮粮草,城中已经有很多人家都拖儿带女逃荒去了,所以他们两个能够拿出来这些,已经非常有诚意的,在这城中绝对算得上山珍海味。

来往奔波,风尘仆仆,又是在刀尖上和蒙古鞑子斗智斗勇,老张要说肚子不饿,那是不可能的,当下冲着两人点头示意,自己先抓起来一个窝头咬了一口,方才接着说道:“现在各处战场形势一片大好,神策军在王将军的率领下,已经冲破了函谷关,打破潼关也是指日可待,蒙古鞑子现在着急的不是怎么守住潼关,而是怎么转运他们在蓝田、白鹿原等处的粮草,看来这京兆府,他们也只是打算拿来拖延了。”

“这是好事啊!”两个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脸上的喜色,“蒙古鞑子在这关中出入民房家中如入无人之境,我汉人百姓都被划分为贱民,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也有落荒而逃的今天。老张你尽管吩咐,咱们京兆府锦衣卫建立时间长,人脉也广,需要咱们做什么,我二人绝不含糊!”

老张敲了敲桌子:“你们先别激动,知道为什么蒙古鞑子不守关中么?因为天下大势,现在正向着咱大明呢。先别说神策军在河洛一时无人能挡,天武军已经杀到了汴梁城下,两淮军和镇海军也要杀进山东了。更重要的是······”

说着,老张已经情不自禁的向着东南拱了拱手:“更重要的是咱们明王殿下啊,现在把整个山东都搅乱了,蒙古鞑子正忙的焦头烂额,那里有功夫在乎关中。”

“明王殿下都御驾亲征了?难怪咱大明这一次开始的时候被动,最后形势却是一片大好!”老童感慨一声,不过旋即皱了皱眉,“不对啊,蒙古鞑子大军都在川蜀,关中更是南下的粮道,怎地······”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老张顿时炫耀的说道,“你可别看川蜀军那群家伙个子矮,结果谁知道打起仗来也不含糊,一个川蜀军硬生生在成都府顶了蒙古二十万大军整整十天,据说后来文相公带着人前去支援的时候,城里面连一座能够找得到的完好房屋都没有了。蒙古鞑子也是被这成都府打怕了,而且咱大明将士正在山东和河洛攻城略地,他们哪里还有心情接着往前,要知道南面钓鱼城、泸州城,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坚城。”

老童和老关顿时瞪大眼睛,老关也顾不得吃喝,感慨道:“这些川蜀军倒是有种,换做咱们恐怕死咬着牙也撑不了这么久。成都府打不下来,后面有乱成一锅粥,也就是说蒙古鞑子终于打算撤退了?”

向着南面努了努嘴,老张沉声说道:“蒙古鞑子已经陆续撤入汉中,很有可能沿着陈仓道走陇右撤向河西、河套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