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胡老大听了叹口气,苦笑一声道:“罗定城是好,可咱们光眼馋吃不下啊,那钱粮什么的看得着,摸不着啊。。。”

周士相想了想后,说道:“是不是打罗定城,咱们以后再说,现在先去领了那官身和大印,把这罗定参将坐实了。”

“拿人东西不给人办事,这不地道吧?”胡老大犹豫起来。

宋襄公却开口了,他道:“胡老大莫想那没用的,许那帮官糊弄咱们,就不许咱们糊弄他们了?”

“这倒也是!”被宋襄公这么一说,胡老大顿时也乐了起来,笑道:“骗骗这帮龟孙子也好,就当是去年的补偿。”顿了顿,目光看向彭大柱、赵四海他们,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彭大柱挠着脑袋想了半天,方道:“周兄弟和宋先生都是读书人,俺打小就知道读书人肚子里懂得东西肯定比咱粗人多,也比咱有见识,既然宋先生和周兄弟说这官能当,那想必就能当。”

“我没有意见,只要不让弟兄们去罗定城送死,什么都好说。”赵四海也不反对把那罗定参将骗过来。

屋内其他汉子也你一言我一语的表态,大半都是支持胡老大当这罗定参将的,看来周士相所说的那番话起到了一定作用。

见众人都不反对,胡老大便拍板定下此事,先把官弄到手再说,当下就让人去请程邦俊过来。

周士相见目的达到,松了口气,却听宋襄公忽然在旁边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目光放长远些总不会错,有这罗定参将的官印倒是桩好事,也许将来能用得着。。。”

用得着什么,宋襄公却是没有再说下去,倒是周士相从他意犹未尽的脸上看出几分,恶意猜测这“三姓家奴”或许想得是将来南明真的完蛋了,便拿这南明的参将官印去降清,说不得还能捞个清官做一做。

程邦俊过来后,胡老大便答应若是官凭大印无假,他胡全从此便为大明罗定州的参将,从此为大明天子效犬马之劳,乐得程邦俊窃喜不已,在山里跑了一个月,总算是成功脱手一枚官印!

第十五章 钱粮

胡老大和赵四海他们虽然曾经当过明军,可谁也没见过永历朝廷的官凭和官印长什么样,周士相虽是两世为人,可对这永历朝廷当官的凭证也是两眼摸瞎,最后大家便公推曾当过知县的宋襄公出面查验。

回忆当年从闯营偷的那枚将军印,再结合在满清当知县时保管过的那枚县太爷大印,宋襄公装模作样一番后便肯定了这罗定州参将的官身和大印的真假,其后又假作客气的看了程邦俊的永历朝廷兵部员外郎的官凭,最后朝着胡老大重一点头,如此,屋内一众汉子提着的心才算放回了肚子。

周士相也是彻底放下心来,查验的要求是他提出来,现在证明不假,自然也是高兴。

按说,程邦俊大老远跑过来收编胡老大他们,这事不可能有假,可前世当兵养成的警惕习惯还是让周士相多了个心眼,正如胡老大所说,稳妥些总不是坏事。毕竟相较南明永历朝廷而言,满清针对明军和反抗势力的阴谋手段要多得多,谁个知道他们是不是来哄骗大樵山土匪,然后等他们下山后一网成擒,彻底肃清地方。

若是这帮土匪和自己没有关系,周士相也不想多管闲事,可如今既然相识,且这些汉子对自己也友善,虽落草为寇却未忘了爹娘祖宗是谁而给鞑子做帮凶,就冲这个,周士相也要尽自己所能帮他们一把。再说,他吃了人家一顿饭菜,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软,不出些力也实在是不好意思。

确认不假后,程邦俊也是暗自松了口气,他还寻思这帮土匪会不会食言,给他来个节外生枝,现在事情完全向着他所期盼的那样转变,心态也就大为不同了,和胡老大说话的语气很是和气,就好像早就是同僚一样,相互客套了几句,程邦俊见差不多了,便道:“既已验看完毕,那就请胡将军奉香接印吧。”

一听人都称自己将军了,胡老大那脸顿时笑容浮起,赶紧吩咐手下去备香案。

。。。。。。。。。

胡全接任罗定州参将的仪式自然不可能繁琐,也不可能正规,限于条件,只能一切从简。等汉子们七手八脚摆了香案后,这仪式便开始。

程邦俊也没跟周士相前世看得电影电视里官员宣旨一样,摸出一道圣旨来读,而是神情肃然的站在香案前说了几句永历天子的“上谕”,大抵就是勉励授官之人从今往后为朝廷效力,杀敌立功,朝廷不会亏待之类。等“上谕”说完,程邦俊摇身一变又成了程员外郎,取来笔墨就在那空白的罗定州参将委任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