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太平军势必就得闹出更大的动静。不管是拦也好阻也好,总得想法设法拖住广东清军不让他们西进,退一步讲,广东丢了不打紧。可广西万万不能丢。只要广西还在,李定国那边总有补救的机会,广西若丢了。只怕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不过卑职原先在绿营时曾听上官说起过,定南王孔有德兵败桂林之后,李定国虽然趁势占了大半广西,可定藩麾下却仍有数千人在广西盘踞,为首的是广西提督线国安。卑职担心,要是尚可喜联络线国安一起发兵,局面便真如千户所言,两广尽失,李定国坐困滇黔了。”

绿营出身的李辅国一时间还不习惯对李定国使用敬称,倒是对曾经的东家多有客气,不过此时也无人在意,只是都在思量他这番话中包含的信息。

线国安?

周士相第一次听说这个人,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孔有德死后李定国并未能全部占领广西,清军仍在广西保存一部分力量。

宋襄公却知道线国安,在旁说了几句。原来这线国安也是辽东明军出身,当年跟着孔有德一起降金,后来随孔有德入关参与对李自成大顺军的作战。李自成败亡后又随孔有德南下,孔有德被困桂林之时,他率部向梧州进军。孔有德死后,又是线国安率部夺回桂林,其后李定国二攻桂林,因线国安守战有方未能奏捷,使得清军牢牢控制桂林一带。不过虽占着广西首府桂林,但线国安部也无力再夺取广西其余府县,与广西李定国留下的兵马呈相持态势。

听完宋襄公对线国安的一番介绍,周士相微一点头,不去理会这个为清廷在广西卖命的走狗,转而对众人道:“正因形势对清军有利,所以咱们要做的就是不让广东清军西进,使得广西线国安部不敢动弹!只要两广清军无法利用安西与孙可望内讧机会夺取两广,咱们头上这大明的天就不会塌!”

“怎么做?”

赵四海和站在身后的葛义不约而同的问道,齐豪目中精光也是一闪,宋襄公则在考虑周士相的补漏办法到底是什么,李辅国也在心中盘算,葛正、彭大柱等人则是一脸迷茫,不知是不愿意去考虑问题还是压根就不想考虑,只要秀才说什么就是什么。

周士相抬着扫视了一众部下,缓缓说道:“我听闻当年辽东战场,关宁军以宁远、锦州为防线,二城相互依持,互为犄角,若清军攻打锦州,则宁远兵马立时援应,若清军弃锦州不打直取宁远,则锦州在其后如剌在芒背。据说老奴哈赤便是弃锦州打宁远,结果陷入前后失据的两难境地,最终兵败宁远城下。而这新会城便等同当年的锦州城,广州则是那宁远城,原先新会叫清军占着,逼得安西不得不率大军强攻,结果兵败退军。现时新会却叫咱们占了,便等若锦州叫咱们占了,广州的清军不西进好,一旦西进则势必要拔掉咱们这个钉子,不然留咱们在背后,他们能安心西进?一日不拔掉咱们这根钉子,他们便一日难以全力西进。”

诸将正准备附和时,李辅国却摇头道:“清军未必就从咱们这过,他们同样也可从肇庆西进。”

“不错,清军是可以绕开咱们从肇庆走,可是,”说到这,周士相的手指已经点在了代表肇庆的黑圈上,“可是大伙想过没有,广东清军能有多少力量西进?”(未完待续。。)

第二百章 水师

广东到底有多少清军,早在高要城时周士相就和宋襄公探讨过,得出的结论是广东清军总兵力约在25000至30000人之间,其中绿营占了大半,约有20000人左右,余下就是尚可喜和耿继茂统领的汉军旗,以及广东总督李率泰的督抚标营。其中又以尚可喜麾下汉军镶蓝旗实力最强,有旗兵四五千多,隶汉军正黄旗的耿继茂则只拥兵两三千人。

李率泰赴任之后挑选广东绿营精锐组建其总督标营,人数上虽只一千多人,但战斗力却不弱于平、靖二藩,加上名义上广东绿营都是归他这位总督大人提调,这才使得他有叫板平、靖二藩的底气,当然,李率泰的皇亲国戚身份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换作别的不是旗人出身,也没有和爱新觉罗家沾家带故的人来做这广东总督,恐怕就事事唯二藩是首了。

明面上自李定国兵败新会撤兵后,广东大半便尽由清军控制,明军实际控制的区域只高州全部,廉州、雷州一部,另外隔海相望的琼州也仍由明军控制。在这些明军控制区域内,活跃着大大小小数十股明军(义师),人数多则数千,少则数百,甚至几十,他们大多由南明朝廷委任的两广总督连城壁和大学士郭之奇指挥,战斗力相比李定国统帅的大西军自然差得许多,比之清军的绿营也弱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