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 (第1/4页)

高进库脑子里乱轰轰的,中军却跑回了一个骑着马、盔甲上满身插着箭矢的将领。定睛一看,是他的副镇、丰正伯熊朝佐。

“高帅、弟兄们快顶不住了,快带着镇旗走吧!有这旗在,周大帅还能给咱十一镇重新建起来!快走!晚了就走不掉了!”

熊朝佐满身是血,这会说什么也迟了,埋怨谁也没用,要怪只能怪他们自己轻敌。

高进库嘴角动了动想说些什么,熊朝佐却对卫兵使了下眼色,亲兵们硬是拖着他的马转头往南跑了起来。而熊朝佐带着手下又往敌军阵中杀了视线中战场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漫天扬尘之中。

高进库绝望地回望着战场,口中喃喃:“熊老弟,是我害了你啊!弟兄们,是我害了你们啊!”…他突然猛一发力,从前面亲兵手里把缰绳拉了回来。

“你们护旗回柳州邵巡抚那里,我去接应兄弟们!今后你们都去听大帅的安排,记得每年这个日子敬我们一杯酒!”

“大人!”

亲兵们停马大喊,却止不住高进库拍马向回冲去。只能抱着大旗往柳州跑去。

高进库不想回去丢人,他更不想无耻的去向线国安乞降,他再是没脸皮,也干不出四降的事来!

。。。。。。。

独山一战,太平军第十一镇自镇将高进库、副将熊朝佐以下将士战死六千七百人,只有乙旅旅校张月带着左翼两百名残兵逃离战场,后收拢散兵后凑到八百人,被驻平州司的第五镇救回。仍然留在战场和大营的太平军伤员和俘虏连同民夫近三千人,被线国安下令全部杀害在独山城外。

独山大败太平军后,线国安以本部精兵一万为先锋迅速东下。太平军第五镇兵力单薄,无法抵挡拥兵数万的线国安,只能在镇将赵自强的指挥下边打边往南丹州城撤。

25日,线国安部在丰宁司击败太平军阻击的第五镇乙旅一部,趁乱以骑兵改换明军旗帜服色,杀入忙着收拢散兵的南丹州城。

驻防南丹州城的第五镇未行抵抗即在镇将赵自强的带领下撤往庆远府城。线国安部占领南丹州城后,连年也不过便带大军向庆远扑去。赵自强命庆远守将卢光祖放弃庆远撤往柳州。

永历十三年元月十一日,清军线国安部前锋杀至柳州北面的雷塘山筑起大营,开始攻略这座西江上的重镇。

至此,广西战局急转直下。

周士相入湖南前所定广西战略乃是计划太平军先行佯攻贵州,步步引诱清军进入广西预设战场作战,至少能在大体相同的兵力条件下开始柳州战役。没想到独山一战第十一镇几乎全军覆没,线国安又快打快进,第五镇仓促之下不断弃地,战个略略部署被完全打乱。

为保柳州,广西巡抚邵九公被迫以本部第四镇、第五镇赵自强部以及第十一镇的残部并第十镇一个旅,连同以降兵改编的两旅兵及西江上的水师,共计三万余人开始了柳州大战。(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

云南。

晋王李定国亲自殿后,永历帝后一行仓皇向滇西边境腾越州逃奔。途中,又有诸多随驾官员对前途感到绝望,大学士扶纲、户部尚书龚彝、礼部侍郎郑逢元、兵科给事中胡显、御史陈起相、吏部文选司主事姜之琏等人皆弃官不告而辞。

工部尚书王应龙出身陕北制弓箭匠人,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时任工部尚书,联明抗清后在永历朝廷内任原职,这时已经年迈,行动不便,遂对其子道:“我本草莽微贱,蒙恩授职,官至司空。先不能匡扶社稷,今不能患难从君,尚可靦颜求活人世乎?”言毕,自缢殉国。其子将老父埋于道旁,对左右道:“父殉国难,子成父忠”,也跟着上吊自杀。

自此,永历朝廷已彻底失百官人心,天下人心。

。。。。。

闻永历西奔,吴三桂大喜,但知殿后乃李定国部,怕硬战损失太大,心下便不欲追击,故在永昌按兵不动数天。闻吴三桂未继续率部追击永历,多尼大怒,使人严令吴部继续追击,又命征南将军赵布泰、贝勒尚善两部驱兵往前,催逼吴三桂进军。

吴三桂接到多尼严令,又得知赵布泰和尚善领满兵赶来,便召诸将商量如何应对。

谋士方献亭道:“明朝经孙李内讧,实力早就衰竭,今滇中大部已入大清版图,只剩李定国、白文选等残兵苟延残喘,实不足道。今永历既已西奔,不如再送他一程,直将其赶出国境,如此王爷才安心云贵。再者,我若不破之,别人亦必破之。倒不如抢先一步,建立奇功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