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 (第1/4页)

忠却传来将令,命尚可远不得追击。

尚可远无奈,只能尽量收拢队形,命披甲率较高的甲旅位于一线,又将军中不多的铳手、箭手组织起来向来犯清军发起还击。

半柱香后,瞎子李再次带领铁人卫迟滞了一股冲进来的清军骑兵,如先前一样,付出百余人伤亡后,这股清军见占不到便宜便再次掉头退去。

于世忠不准尚可远出击的原因在于清军骑兵一次次反复冲击第十三镇的防线,如果防线断裂,清军骑兵就会从缺口一涌而入,撕裂十三镇的防线,导致右翼崩溃。而右翼作为最弱的一翼,在于世忠的战役部署中承担的不是杀敌,而是巩固和保护中军任务。因此尚可远只要将阵线稳住,哪怕伤亡惨重都是值得的。并且,右翼的存在间接牵制了清军大量骑兵,使得他们骑兵的力量被削弱。而尚可远若是选择反击,很可能被退却的清军骑兵反杀。追击不同防守,失去整齐防线保护,队形散乱的步兵根本无法应对有组织骑兵的冲击。一旦右翼被清军骑兵冲垮,那便直接影响到了左翼和中军,甚至有可能令这次会战以失败告终。

铁人卫全身负铁甲,即便军士都是人高马大,也难以长时间战斗。故而于世忠让瞎子李领铁人卫退到后阵暂时休整。

右翼第十镇完全被动,疲于应对清军骑兵的骚扰攻击,左翼第四镇却在初期失利之后渐渐依靠火器稳住阵脚,并大量杀伤清军骑兵。

于世忠站在一辆大车之上居高临下指挥战事,罗托同样也在一处土坡立在马上观察战场动态。不过罗托却没有在一线的于世忠观察的仔细,他只知道负责包抄太平军右翼的固山额真阿尔津正在反复冲击太平军的阵线,并不知具体战况如何。左翼那边,负责指挥清军的是定南藩下的汉军都统王胜,此人是线国安的亲信将领,柳州一战表现出色,故而很被线国安看重,亲自向罗托推荐他为左翼的统领。

王胜统带的是一千多汉军骑兵和同等数量的蒙古兵,右翼阿尔津打得当面太平军疲于应对,他却几次面临被当面太平军反包围的危险。虽然屡屡化险为夷,并且还杀伤了不少太平军,但是王胜这边却是迟迟不能打开局面。随着时间逝去,渐渐的汉军骑兵不由自主想到了柳州之战和庆远之战,士气有些低迷。蒙古兵那边一开始个个卖命,现在却个个有些畏缩了。对于难啃的硬骨头,蒙古兵们向来不愿去碰,他们想着让汉军去啃硬骨头,汉军那边同样也不愿意。

左右两翼迟迟不能取得大的突破,步兵中军李本深那边寻不到战机,张勇和线国安他们也不敢轻易涌上。罗托有些不耐,于是命戈什哈擂鼓,鼓响三通,阿尔津和王胜等骑兵将领不敢不用命,纷纷组织冲击。步军那边也不再迟疑,李本深命令全军向太平军中军杀去。

。。。。。。。。。。。。。。。。。

今天去给表弟过十岁生日,中午可能要喝点酒,没办法,姨夫他们都是酒中高手。下午回来,争取晚上更新。另外感谢书友支持,新增订阅终于过万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八章 怎么会是他

清军步兵动了后,于世忠连连挥动将旗。

急促鼓声中,中军第五镇和第十四镇随之而动。清军向前,太平军亦是向前,两军的距离越来越近,很快就全线开始交战。

最先和太平军交手的是李本深部,这些北直隶和宣大来的清兵一头撞上了曾让全节吃了大亏的太平军第五镇。

第五镇最能打的丙旅被于世忠摆在了最前线,拿着狼宪、盾牌、火铳、长刀的丙旅士兵组成一个个“鸳鸯阵”,一下就将清军顶住。当面清兵够不着对手,打不着对手,却只能被对手用长兵器狼宪扫倒,立时全体发慌,不知如何应对。

李本深见势不妙,调集亲卫领着两营兵从相对较弱的第五镇乙旅突进去,试图先击溃对方的弱军,再合围那支能打的太平军。

铳子声、喊杀声不断响起,战场上空黑烟弥漫,明清双方互相搏杀,但是李本深认为较弱的那支太平军没有出现他盼望的一触即溃。乙旅咬牙硬顶着,残酷的军令使得士兵哪怕害怕,也不敢往后方退却。那样,他们很可能会害死他们的亲人,同时他们也不可能有机会逃跑,因为他们身边的战友在专注杀敌的同时,也在相互监视着同伴。如果有人敢跑,他们第一时间就会被天天相伴的同袍砍于刀下。

于世忠担任军团都指挥使后,将原用于丙旅的戚家军法扩大到了第五镇全镇,此举令第五镇上下人人寒颤,但也越发让他们勇于战斗。于世忠也不是一昧用酷法治军,杀敌的战功和赏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