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秦俗楚摊,百代皆行秦政法 (第1/2页)

正旦在即,南郡皆热闹不已。 即便是喜,也迎来短暂的休沐。所谓休沐,其实是因沐浴而起。很多人会以为古人不爱干净,官吏则恰恰相反。每隔五日便要休息沐浴,洗过头发后需要时间擦干便不能佩冠,这时肯定是不能见人的。 所以秦国就有告归的说法,需要向上级请示告归。像四时祭祀正旦行腊……这些都可告归休沐。若是想要内卷就想着加班休沐,有些长吏也可能会出面规劝: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壹笑相乐。 当然,安陆县就没这回事。 喜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全年基本无休,主动加班。 这种劳模,打着灯笼都难找。 临近正旦,四周炊烟袅袅。里闾黔首皆会穹窒熏鼠,塞向墐户。除开打扫房宅卫生,焚烧早早晒干的艾草篙草用以熏鼠。还会修补破旧的窗户,以此迎接新的一年。 喜虽休沐告归只着便服,却依旧是在巡视。沿路能瞧见身着裘袄的闾右富户,还有荆钗布裙的妇人。有的以麻绳提着羊脚,有的买块狗肝准备回去烹煮。既是过年除开祭祀外,自然也要美餐一顿。 磐左顾右盼,满脸急切。他都与人约好,说好要同去云梦清楼。一来能泡澡按摩放松,二来还能欣赏美人舞姿。逢年过节,清楼便是最热闹的时候,她们是不歇息的,但花费要上涨三成。同时还有着诸多活动,像是办季卡年卡都有折扣。若是刷的礼物多,还能得到各种礼物,都是些栩栩如生的陶俑。 在磐看来,清楼便是他心灵港湾。每当他得空,总想去放松。虽然里面的倡女算不上多好看,但一个个都是经过培训的,主打个善解人意乖巧懂事。 “喜君,也该回去了。”磐实在是忍不住了,连忙道:“恰逢正旦,便是匪寇都要歇息。既已告归休沐,不如回去准备祭祀。” “老夫知道,你是着急去清楼。” “咳咳……” “吾等皆为县吏,受国恩食君禄,锦衣玉食皆出民赋。纵然告归休沐,亦不能忘此身份。前年正旦,便有人醉酒生事。还有里监门酩酊大醉致起大火,险些酿成大祸。就因告归便不顾政务,如此县必生乱,吾等便是安陆罪人!” “……” 磐也不再劝阻,顿时闭嘴。 整个南郡,也就安陆县如此。他就想摸鱼放松会,喜便各种大道理。他只是县中小吏,每年不过四百石粟米,玩什么命呢?人生苦短,还得及时行乐啊! “回去把为吏之道抄三遍。” “唯……” 喜重重哼了声,他对属吏严苛对自己更严苛。每年告归休沐,却依旧心系政事。他曾与黑夫说过,他此生上不愧于国君下不愧于黔首,唯一亏欠的便是亡母。亡母病逝于正旦,他却因为在外处理政务无法回家尽孝,这是他此生最大的憾事。所以喜每年正旦才会难得休息一日,亲自焚香祷告祭祀先祖。 “喜君,正旦安好。” “正旦安好。” “喜君又来巡视里闾了?” “嗯。”喜轻轻点头,“每逢正旦,必穹窒熏鼠或爆祭敬神驱邪。身为里监门,这几日小心旞(sui)火,若不慎烧毁里门便要赀一盾!” “喜君放心!” 里监门拍着胸脯应下。 喜走入里闾,里面是烟雾缭绕。还能听到阵阵噼里啪啦声,显然有人正在行爆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谓爆祭,其实是出自周礼九祭中的炮祭。炮祭,燔柴也,后来又演变成焚烧青竹。竹子被焚烧时,会发出清脆的噼里啪啦之声,所以又将其称为【爆竹】,是谓庭燎晰晰,君子至止。 爆祭主要是敬神驱邪,以辟山臊恶鬼。还能瞧见头戴木制面具,在火堆旁踩着诡异步伐的巫祝。他们所为名曰傩(nuo)祭,主要是为祭神跳鬼驱瘟避疫,以愿来年安庆。傩祭在关中鲜少能瞧见,大部分盛行于南方地区,像楚越之地巴蜀两郡都有。 秦国祭祀以四方上帝为主,分别是白帝、青帝、黄帝和赤帝。同时还有丕显大神,皇天上帝这类主流祭祀。秦始皇东巡封禅后,又将其他地区的神系纳入祭祀体系中。像各地的名山大川,还有齐国的八神体系 秦国神系极其复杂,各地皆有不同,便是最精通礼法祭祀的大儒老儒都未必全能说上来。像除开主流祭祀,还有些则是小神。比如说杜主,他曾是周宣王的右将军。在杜县的亳亭有三座杜主祠和寿星祠,在雍州的草屋祠庙中也祭祀杜主。他算是是秦中地区内最灵验的小神,每年都会有人祭祀。 是的,民间祭祀主打个实用。若是祭祀有用,那么香火人烟不断。可若是没用,久而久之便会废弃,可能转头就去祭祀管用的神灵。 当然秦国对祭祀也是有规定的,非官方认定的编制神灵那都是奇祀淫祀。若是有人敢私自设立神位,那就要赀二甲。 喜静等傩戏结束后,方才继续巡视。受黑夫影响,所以他对这些也持怀疑态度。但怀疑归怀疑,他还是很尊敬民俗。毕竟真假并不重要,相信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不必强求他们去认可某种观念。这么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