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一茶杀百家,傲气韩信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孔子,真说过这话吗?” 张苍看了眼黑夫,压低声音道:“既然孔鲋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至于孔子?呵……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也是。” 黑夫憨厚的笑了笑。 老孔家的人,骚操作真的多。 孔子周游列国,未曾入秦。主观客观原因都有,但终究是没入秦。就穆公死后,让子车氏的三个儿子殉葬,这事就肯定不受孔子认可。 昔日孔子曾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很多人认为孔子是反对陶俑殉葬,所以支持活人殉葬,实际上这逻辑关系就错了。孔子如何不清楚,反倒是他的徒弟陈子亢明确反对人殉。 昔日陈子车死于卫,其妻和家宰便准备用活人给他殉葬。陈子亢听说此事后,当即驳斥道:以殉葬非礼也! 就冲穆公人殉这事,孔子也不可能说秦国其王可也。要知道孔子是最推崇周礼的,怎会僭越称王? 这么多的漏洞黑夫都能看出来,其余人自然不必说。但看王翦的意思,显然是要将这卷竹简上呈,作为儒家归顺的凭证。 黑夫看向远处的孔鲋。 若他没记错,孔鲋应当还认识秦国的通缉犯张耳和陈馀。得张耳者,赏千金。得陈馀者,赏五百金。这俩不说类似于张良这种铁杆反贼,也是无法拉拢的。既是如此,倒可找机会问问孔鲋,大不了赏金分他三成! 张苍抬起头来,低声道:“孔鲋如此,也是被逼无奈给自己找个理由。秦自商鞅变法起,便不喜儒家。昔日商鞅,更要燔诗书以明法令。将儒家的礼乐、诗书、非兵、羞战、仁义……视作六虱。更言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 “还是怕了……” 焚书这事最早可是商鞅他老人家提出来的,只不过是被李斯发扬光大了而已。商鞅只是说要焚诗书,其他可都没提。李斯则不同,除去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凡诗书、百家语者皆焚之。 这回秦国以学宫为由,召百家名士入关。看似是给他们机会传授学问,可实际上却是给他们套了紧箍咒,有着各种限制。可若不来,秦国就算不焚书也会用各种手段打压他们。 孔鲋是被逼无奈,又想要里子又想要面子。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所以是整了出鲁壁藏书,把锅全甩给他祖宗孔子,可真是孝子贤孙啊…… “话说,这是何地?” “食堂。” “食堂?” “君侯莫急。” 黑夫旋即起身拍了拍手。 片刻后,韩信便带着僮仆进门。 全都是抽出利剑,严阵以待。 “有刺客!” “保护君侯!” 伴随家将怒吼,数十人噌噌起身拔剑,将王翦牢牢保护在其中。孔鲋看的是目瞪口呆,寻思着难道是传说中的鸿门宴? 咳咳,此事自然也与黑夫有关。相传黑夫在咸阳鸿门假意宴请勋贵,实则是为了让他们上报匿田,更有杯酒释良田的美称。 “你带人进来作甚?” “君上说的,拍两下就是有刺客。” “不可能,明明是拍三下!” “真的是两下……” “那以后就是拍三下有刺客。” “朝令夕改,此为兵家大忌。” “好的,消失。” “信告退。” 韩信无奈带人离去。 黑夫望着他,也是叹息。 这人情商是真低啊…… 相处这么长时间,他就发现韩信这人是相当的傲气。别看称呼他为君上,但当黑夫做错时却会当众指出。 黑夫让他帮忙操练家将,练的是挺好,就是练法过分了些。家将肯定不服,便说君上就是这么练的。结果韩信当着他们的面,直言:君上不懂练兵,更不懂用兵! 我看你是已有取死之道! 不过,黑夫却是虚心接受。 因为,他确实不懂用兵…… 他当初在军中也就混了个百将,麾下不过百人。而韩信不同,这家伙可是敢当着老刘的面,自信开口:臣多多而益善耳。当着皇帝的面尚且如此,对他都算客气的。 黑夫倒也没往心里去,人总归是会有缺陷的。他确实不擅长用兵,但他会的韩信同样不会。只要能正视自身不足,别打肿脸充胖子就行。 况且若无傲气,还是韩信吗? 不过黑夫的记性可不差,他是故意记错暗号,为的是就是让韩信露个脸。没想到这小子一点都不识趣,你怕什么啊,你咋不敢和王翦家将干一架呢?! 王翦打量着黑夫,只觉得莫名其妙,示意家将们把兵器都收回去。再看向四周,发现这里面也相当大。一张张木案摆放在四周,排列整齐错落有致。 “诸位先品茶,再试菜。” “可是云梦仙茶?” “然也。” “素闻仙茶大名,却未曾尝过。今日能得县君款待,实属吾等之幸。”浮丘伯抬手回礼,笑着道:“是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县君如此,吾等今后自当尽力而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