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 (第1/4页)

德国国王级战列舰的装甲一开始就定在了350毫米的高度上,所以可以抵挡英国的14英寸炮弹,然而最关键的就是主炮口径问题。

德国海军工程部虽然成功仿制了中华帝国的305毫米50倍伸主炮,而且正在研制320毫米口径的主炮系统。德国海军原本以为循序渐进,慢慢吃透技术,岂料英国人不给德国人时间储备技术,一下子将主炮口径升至356毫米,这样一来,德国海军工程部是无法在明年船体下水前完成356毫米主炮的,甚至343毫米都不可能。

因此,德国海军部不得不再次放弃国王级战列舰的自主国产化,转而向中华帝国进口356毫米45倍伸的大威力巨炮。

同样,作为国王级战列舰的降低防护改进型的毛奇级战列巡洋舰,305毫米主炮显然不是英国狮级356毫米巨炮的对手,因此毛奇级战列巡洋舰不得不从中华帝国进口356毫米巨炮,同时为了保证航速,不得不降低装甲防护,跟英国狮级战列巡洋舰的装甲防护相同,但是航速却不如狮级,这样造成德国海军的毛奇级战巡从建造开始,就不如英国的狮级战巡的窘境。

但就战略上而言,德国却是赢了。因为德国的八艘战列巡洋舰可以组成一支战巡舰队,前出大西洋,一旦对英作战,将学习中华帝国海军的战术,跟英国海军玩破交作战。而英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只有口艘,部署到广阔的大西洋上已经不能够完全保护英国的海上补给线了。

不过,德国在1909年只有四艘国王级战列舰开工,在数量上差了英国1909年开工的一半。德国海军大臣提尔比茨在威廉二世的要求下,追加四艘国王级战列舰项目,这样一来,德国海军在1909年开工的战列舰也达到了8艘,不弱于英国。于是,英德两国的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在这一年急剧jī烈话,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紧张局势。

作为德国的死敌,英固的盟友,法国海军跟英国海军的分工明确,法国海军控制地中海,英国海军控制北海和英吉利海峡。法国海军不用直接跟德国海军抗衡,但是法国海军却要面对奥匈帝国海军和意大利王国海军的压力,同时中华帝国接管了原本属于英国的塞浦路斯海军基地,中华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的主力舰虽然只是十几艘缴获自英国海军老式前神弓型战列舰和一级巡洋舰,但是法国认为中华帝国海军已经介入了地中海事务,一旦爆发战争,中华帝国海军可以从其他地区抽调强大的主力舰增援地中海舰队。

因此,尽管中华帝国可以淡化其在地中海地区的海上影响力,但是作为世界第一海军强国,中华帝国海军此时在那里都会引起附近国家的忌惮。

为此,法国海军的出发点是以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中华帝国为主要海上对手。由于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纷纷从中华帝国进口先进的神弓型战列舰,造成地中海上的力量不平衡,所以法国海军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工建造四艘诺曼底级战列舰(诺曼底号nonmandie、

加斯科因号gaocoigne、佛兰德号feandne、朗格多克号languedoc)和四艘可怖级战列巡洋舰(可怖号tenibee、凯门号caiman、i屈号ind

omptabee、反抗号requin)。

这八艘主力舰,四艘诺曼底级战列舰仿制自中华帝国的商纣王级战列舰,设备一半都从中华帝国进口,在法国本土建造。设计排水量23000

吨,增加的排水量分配给了新增的锅炉和蒸汽轮机传动系统,以及主炮口径增加到13英寸所带来的装甲重量的重新分配。四座双联装330毫米45

倍伸主炮和28门双联装102毫米速射炮使其变得相当的威猛,主装甲带不如中华帝国的商纣王级,因为法国嫌中华帝国的中华特种钢太贵,法国的财里买不起,因此从330毫米降至280毫米。同样,中华帝国的蒸汽轮机系统更加昂贵,法国买了三套,自己仿造了一套06式帕森斯蒸汽轮机,结果航速较商纣王级战列舰有所降低,只有

另外四艘战列巡洋舰仿造自中华帝国的周烈王级战列巡洋舰,搭载四座双联装330毫米45倍径主炮,掉门102毫米速射炮。同样,因为财政紧张的关系,可怖级战巡的装甲防护也大幅度缩水,只有250毫米,航速也不如周烈王级战巡的28节,只有

法国海军好不容易得到这笔钱造了八艘主力舰,但是八艘主力舰开工10个月后,眼瞅着船体就要建成下水了,这时候中美英德四国展开了更加jī烈的军备竞赛,使得法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