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 (第1/4页)

可以说,一招失手步步受制,德国海军得寸进尺,不但在大西洋上攻击下一个补给船,而且堵在英国各个港口外面猛烈炮击,造成英国沿海周边朴茨茅斯港在内的100多个港口被重创,大量船只和码头设施被摧毁,给英国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

期间,法国海军出动29艘战舰支援英国,但是由于法国国力限制,大海军军备竞赛后期的超神弓型主力舰建造数量和质量远远不如德国海军,因此法国海军基本上带着法国海岸线附近,依托海岸要塞炮同德国海军对抗。

但德国海军并不被法国海军吸引,不搭理他们一直攻击英国沿海~城市。从四月份开始,一直到美国海军赶到的七月份,三个月时间里,英国沿海100多个城市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超50亿美元,国家濒临崩溃边缘。

1915年7月3日,美国海军远征舰队主力进入大西洋,护送100艘大型商船前往英国。德国公海舰队在舍尔的指挥下,试图跟美国海军打一仗,但是美国海军远征舰队实在太过庞大,舍尔试探了一次,发现讨不到便宜,于是放弃决战,继续在海上破交作战,打击协约国补给线。

美国海军留下一支强大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和两百多艘驱逐舰在大西洋上同德国战列巡洋舰队和潜舰队周旋,为美国商船队护航,阻止德国海军的破交战。

由于美国海军在主炮口径和数量上面对德国海军占据非常大的优势,迫使德国海军能够袭击到的船队大幅度减少,破交战行动遇到了困难。

就这样,美国远征舰队于七月中旬抵达英国朴茨茅斯港,赶走了附近袭扰的德国海军。运来的一百艘补给船解决了英国的燃眉之急,使得英国在即将断气前得到了救助。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420章 欧洲战车大竞赛】………

全文字无广告第420章欧洲战车大竞赛

~~~~~~~~~~~~

在美国海军未赶到欧洲之前,为了打击同盟国的嚣张气焰,打破战场上的胶着态势,协约国方面曾一度大规模从中华帝国进口m07式战车。

中华帝国在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前,向协约国方面提供了1100辆m07式战车,在美国参战后,仅仅提供了100辆,大量的m07式战车转向同盟国出口。

在美国参战前,同盟国方面得到了中华帝国m07式战车数量很少,但是获得反m07式战车的反器材步枪却是很多,改装自中华帝国m2重机枪的m14式12。7毫米反器材步枪帮助同盟国摧毁了900多辆协约国的m07战车,使得同盟国在战车数量上跟协约国的差距很快被扳回。

当美国参战后,中华帝国的经济损失完全由同盟国承担,因此中华帝国将原本要供给协约国的先进武器准备和战略物资转而卖给同盟国,其中德国便获得了800辆m07式战车和200辆m10式战车。

在1915年5月的第三次索姆河战役中,德国将这批1000辆战车投入战场,在一天内连续突破协约国三道防线,拓宽战线122公里,纵深45公里,重创英法联军。当天的战斗中,德国出动33万大军在战车的掩护下,牺牲13万人的代价,首次突破英法联军布防了两年的索姆河临海方向的坚固防线,包围了索姆河要塞阿布维尔。参战英法联军45万,一天内损失25万,面对德军的钢铁洪流,协约国在战车数量和质量上严重不足,无法抵挡,被迫后撤到布雷勒河重新布防。

由于德军没有突破索姆河防线的心理准备,第三次索姆河战役制定的计划仅仅是重创索姆河防线上的英法联军,结果德军的战车集群一天内突破索姆河防线,德军先头部队疯了一般,忘记了原计划,迅速东进扫荡英法联军溃兵,这导致德军战线拉长,很快一系列问题出现。

中华帝国外销给欧洲的战车性能都是缩水的,尤其是在战车履带问题上,出口给同盟国的m10式战车的履带最大使用寿命不过50公里,德军战车团快速突进当中,战车履带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高负荷前进,平均每辆战车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抛锚多次,其中履带是最大问题,到了突进30公里后,履带大多数出现不可修复式的损毁,导致德军攻势锐减,加上战车后勤保障跟不上,油料和弹药告急,最终德军推进至45公里的纵深后便停止了攻势。

第三次索姆河战役以德军获胜告终,不过德军总参谋部的犹豫不决,加上德国财力吃紧,准备不足,以至于德军未能一口气全面突破英法联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