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锦卿小心翼翼的指了指自己,“莫非这代表着,以后我可以在京城里横着走了?”

乔峥哭笑不得,点点头,锦卿这丫头,本性纯良,再横能横到哪里去啊?

锦卿眉开眼笑,严肃的回礼道:“乔大夫客气了,一定关照。”

而原本朝臣们期盼已久皇帝广纳美女,充盈后宫,在顾氏封后之后,却迟迟不见有动静,终于有人忍不住上折子,大为不满,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后宫却空虚成这个样子,您的大小老婆加起来,居然还不如我的多,实在是太不应该啦!

然而一向好脾气的贤良皇帝却一反常态,接到折子后当场在早朝上大大的发了场火气,你们这些混蛋,就知道纳小老婆!知不知道朕的父亲和元配皇后才死没多久啊?知不知道孝字怎么写的啊?那谁谁,你在国丧期间宠幸了个小妾还怀上了孩子,你当朕不知道啊?朕的小老婆少朕都不急,你急个毛线啊?当朕不知道你心里那点小九九?

一通发作下来,朝堂上再无人敢提充盈皇帝后宫之事,皇帝发完火气后心情甚好,当场和气的表示,要为先皇守孝三年,三年后再纳美女入宫。

心怀鬼胎的大臣们当即傻眼,三年后准备好的闺女都多大了?皇帝能娶老姑婆吗?

皇帝不好惹,而新皇后顾瑞雪也不是软柿子,一个月的时间,后宫里已经里外清洗了一遍,上上下下都换上了顾瑞雪的人,之前那些大臣们好不容易拉上的眼线,要不犯了错证据确凿被打被贬,要么直接赐死。先皇的皇后直接封为了太后供了起来,其余的有儿子的回儿子家里,没儿子的统统扔到皇家尼姑庵里给先帝烧香念经去了。

皇帝和皇后两个人,分工明确,一个对外大权在握,一个对内把后宫把持的密不透风。

原本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寄予厚望的秦王和齐王,这么节骨眼的时间,却不动声色,完全半点跳出来搅局,想抢了弟弟的位置自己做皇帝的意思都没有,一点都不符合两个人一贯的反派形象……

很多大臣是到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那个打起仗来跟疯子似地不要命的孟钧,带着兵直接冲进了齐王和秦王的王爷府,带走了两个王爷,连同王爷的儿子们也一起带走了,直到尘埃落定后,才把他们给送回到了府上。

据王爷府的知情下人爆料,齐王回来的时候啤酒肚没了,胡子拉碴眼窝深陷,仿佛是劳改多年的犯人出狱回了家,秦王更惨,回来的时候一头扎进高床软枕之中抱着小老婆痛哭流涕,死活不愿意再踏出温暖舒适的房间一步。

狠,实在是太狠了!锦卿知道后,也亏得孟钧能干出来这事,不怕被两个王爷报复。

朝堂稳固之后,边境处传来了消息,吐谷浑的二王子递了国书,想代表吐谷浑的可汗来个友好访问,请求两国和亲,成了亲家,多年鸡毛蒜皮账能就这么结了。

打仗吧吐谷浑元气大伤,没的打也不敢打了,你们那个孟钧实在太不是人了,跟个煞神似的,走到哪杀到哪,我们不要跟这个疯子玩了。

第202章就选你了

皇上自然也不想打,打仗可不单是拼意气,打仗烧的可是钱,兵粮兵饷草料马匹军服……哪一样不要钱?皇帝又不是穷兵黩武的傻瓜,谁没事想烧自己的钱去打仗玩玩啊!

既然吐谷浑很有诚意的来求娶,给足了大唐面子,大唐这边也要拿出个态度来,回应一下吐谷浑的热情。

和亲的话,按照惯例,一般是选个公主嫁过去,不管这个公主在被封为公主之前,是做宫女还是民女还是货真价实皇帝的女儿,都要封个风光的名号,吹吹打打送嫁出去。

和亲多了也是有好处的,几十年之后,大家有点矛盾了拿刀在战场上号称要以男子汉的方式解决争端,细数一下家谱后才发现,哎呀,我三舅姥爷的侄孙女是你二叔公的孙媳妇!

不打了不打了,大家都是亲戚,有什么事情不能关起门来解决的?

只要不是太大的问题,譬如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或者是老一套的抢不到地盘死不罢休,和亲还是能保持很长时间的和平共处的。

一时间,消息传了出来,先皇的公主们一个个人人自危。

先皇统共有六个公主,三个已经嫁了出去,和亲与她们无缘了,另外三个都是十四五岁的妙龄,加上母亲不得宠,一直养在深宫人未识。

现任皇帝迄今只有一个女儿,就是顾瑞雪所生的琪琪,七岁。就算皇帝和顾瑞雪舍得,人家吐谷浑王子也不一定乐意娶这么个小屁孩。

皇上和皇后研究了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