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煤芸欤�獾磊土钜丫�涑闪艘恢娇瘴摹�

孙元起知道此时已经事不可为,便取出自己的存钱,大约两千多两银子,开始未雨绸缪。

先分出四百两给老赵和老郑,嘱咐他们出去买粮食和各种生活用品。这战乱一起,谁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战乱可以旷日持久,但肚子却不能一日空着。尤其是这个院子里有十多口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当务之急是准备好粮食和各种日用品。;

老赵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说话都结巴了:“先生,这些银票,可买不老少粮食呢,都够俺们吃三四年的啦!一口气买那么多,只怕存不住,霉烂了!”

孙元起也不解释,只是让他不用担心,尽管买就是。

接着,把自己的一些紧要东西收起来,有些就直接在书房里挖个大坑,埋了进去。上面再摆上书架。自春节以来,孙元起给自己院子里学生的上课速度明显加快,编书速度也提速不少。一方面,学生少,有问题也可以迅速解决;一方面,日子也在渐渐变长,上课时间跟着加长,学生自然无话,学生家长更是欢欣鼓舞,认为孙先生是尽心尽力。只是这样,忙了编写教材的学生。不过,加上崇实中学新来的学生,人多力量大,倒不是太苦。到了农历四月底(西历5月底)的时候,小学堂的各科教材已经编到五年级上学期,而《中等物理教科书》、《中等化学教科书》、《中等数学教科书》第三册已经编完,着手编著第四册了。孙元起用拍电报的方式通知商务印书馆,让他们尽快来取。

等这些都忙完了,孙元起先去拜访丁韪良先生。

果然,一见面,丁韪良就开始向他抱怨“那伙暴民”杀害传教士,毁坏教堂,攻击教徒的卑鄙行径,并严厉谴责中国地方政府对于这种野蛮举动的不作为,希望清政府能够给予暴民应有的惩罚,以保障教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孙元起对于这个唠叨的老人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在他面前斥责这些传教士对于中国地方事务的干涉,以及他们的为非作歹吧?等他唠叨完毕,才表面自己的来意:希望他积极关注义和团的动向,以免受到人身伤害。

丁韪良一方面感谢孙元起的帮助;另一方面,则表示不用担心,因为他属于美国侨民,美国公使馆会给予帮助,同时,他又是清政府的高级官员,可以得到中国人的协助。这样,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孙元起心里苦笑了一下:等到战乱一起,各国公使馆自顾不暇,皇帝、太后也被人撵得如同丧家之犬,如何顾及你?

等到告辞的时候,出于好心,孙元起还是再次提到自己的来意。至于那个唠叨而倔强的老头到底能听进多少,那就得看他的那位上帝怎么安排了!

第二天,孙元起又去美国公使馆拜访康格先生一家。

很显然,在这个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平静中,康格先生非常忙,因为在和孙元起见面的时候都没有握手,他正在批阅一份文件:“对不起,york,请随便坐。我实在是太忙了,有一大堆该死的事情需要紧急处理!”

“应该说‘对不起’的是我,请原谅我的冒昧来访。”孙元起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我想我不会耽误您太多的时间。”

“好的,york,你说吧,我在听着呢。”康格先生头也不抬,仿佛已经埋没在文件的海洋中了。

孙元起决定开门见山:“首先,是想提醒你关于义和团的事情,义和团,就是——”

“你不用解释,我知道什么是‘义和团’。你瞧,我面前这一堆文件,都是传教士和侨民发回来的求助信!这群暴民简直要毁了一切——对不起,york,我不是要诋毁你们同胞,你明白我意思的。”康格扭了扭酸涩的脖子,抱怨道。

“即便如此,我还是提醒你,对义和团要给予其极大的关注,应该说,无论怎么加以关注都不为过,尤其是要保护好侨民的生命安全。”孙元起继续说道。

“好的,我会给予足够的关注。谢谢你,york。”康格先生抬起头看了孙元起一眼,然后继续低头批改文件。

“义和团极端仇视外国人,随着实力的增长,在得到朝廷的默许后,他们会攻击教堂,乃至使领馆。”孙元起不顾康格的惊愕,继续往下说,“是的,他们会的!所以你们要做好准备,比如撤侨。这样一来,事端就会扩大。然后,各**队一定会介入。虽然欧美自诩为文明国家,但是要求他们的士兵在中国领土上保持绅士风度,不亚于让撒旦皈依上帝。”;

说到这里,孙元起顿了顿,然后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