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天立地的大丈夫,哪像京师大学堂里面那些蝇营狗苟的酸腐!”

“君衡,尊师重教,懂么?”子实斥责了一句,然后才说道:“如此胸怀,孙先生果然不愧为天下读书人的师者。”

“只可惜,孙先生的大学建好时,恐怕我们都垂垂老矣!”功先放下报纸,有些喟叹,“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共君生,日日与君好!”

“哈哈,那有什么!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怕什么老的?即便老了,我也要去看看。况且,”说到这里,君衡朝子实他们挤挤眼,“你们年龄是大了,我还年青呢!”

一直不说话的厚臣突然插话道:“如果孙先生本月底从三藩市出发的话,那定是搭坐‘杰拉尔德号’邮轮,也就是6月16日抵达上海。那天,我们到码头上看看去!”

孙元起是6月1日在旧金山登上了“杰拉尔德号”邮轮。

虽然耶鲁、mit、伯克利等牛校都向自己伸出了橄榄枝,以高新、全职教授席位相邀,孙元起一边心动不已,在后世这可是功成名就的重要标志啊,一边还得狠下心肠加以拒绝。

因为要建联合实验室,耶鲁、mit都打算排除相应人员,陪同孙元起回国处理合作事宜。但孙元起这边的“物理传习所”,还不知在义和团的兵燹中有没有被焚毁,就怕那些合作者见到所谓的“iprt”只是几间破屋子,断了合作的诚意。只好说:“现在大清与诸国的和约还没有达成,外国人到北京恐多有不便。不如待合约签订之后,再行商量来华事宜吧。”

在国外的一年中,经常是美国、加拿大两边跑。幸好自己是“知名人士”,不需要频繁去签证,否则光是这种事情就能麻烦死。只要是在mit,随时可能遇到“美国少女四人组”的突然拜访。有时候,孙元起都不知道她们还要不要上学,怎么就那么多空闲时间呢?

听说孙元起要回国,艾琳娜和莉莉丝哭成了泪人。孙元起觉得很奇怪:你们哭什么,难不成你们还能喜欢上我么?

与来时的落魄相比,现在的孙元起更像青年才俊。姑且不说功成名就,就说身上的金额也足以证明这一点:来的时候,只有用银票兑换的几千美金;如今回国,不仅没少一分,还多出不少倍!这一年时间里,平日吃饭都是工作餐,出门都算差旅费,住的是学校提供的公寓……除了给国内寄送东西、购买资料外,就没有用钱的地方。此外,耶鲁、mit、麦基尔大学三家单位发工资,加上演讲的出场费,以及爱迪生电灯公司支付的专利费,林林总总,兜里有存了八万多美金。

在孙元起心中,这八万多美金已经有了明确的用途,那就是要在北京建一所心目中的大学!当然,这八万美金自然是不够的,还得加上耶鲁和mit建设联合实验室的费用。根据之前的商议,耶鲁首批支付8万元,mit则答应给10万。如此一来,短时期应该是足够啦!

登上轮船,孙元起才愈发担心北京家里的情况,不知道老佟、老赵、老郑这三家人好不好?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闹北京有没有波及呢?学生们有没有好好学习?……或许,这就是“近乡情更怯”吧。

义和团运动期间,天津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而且因为时常有拳民出没,已经被认为是不安全的港口。故而“杰拉尔德号”邮轮将停靠在上海,而不是孙元起出国时的天津了。

在中国北方各省兴起的义和团运动,在1900年夏天进入**。英、美等国害怕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危及它们在南方的既得利益。6月中旬,英国驻上海代理总领事霍必澜经本国政府同意后,向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分别提出保证:如果他们决心维持秩序,将会得到英国在华海军的支持。刘坤一、张之洞向来主张严厉镇压义和团,并拒不执行清廷向列强宣战的命令,他们经过几度密商以后,同意霍必澜的建议。26日,他们向上海各国领事提出所谓《中外互保章程》,主要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双方“两不相扰”。(《官方文电》,《义和团》,第3册,└鞴�1�7焓率�1�7衷奚停�1�7硎驹�1�7蛏贤�1�7馑�1�7翘岢龅陌旆ǎ�1�7�1�7衔�1�7匦氲玫礁鞴�1�7�1�7�1�7�1�7疾拍苷�1�7角┳侄┰肌u胖�1�7吹热说酱φ盘�1�7媸荆骸敖�1�7ツ梅耍�1�7矣猩�1�7拢�1�712凑�1�7āk�1�7醒笊探淌浚�1�7θ伪;ぁ!焙罄蠢詈枵隆16�1�7揽�1�7榷�1�7涎睾6礁6猜叫�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