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颁奖仪式将于本年11月31日在伦敦皮卡迪里的burlington house举行,望您准时光临。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威廉姆?哈根斯爵士敬上

22。09。1904

“科普利奖?戴维奖?”自信对科学界还是小有了解的孙元起,貌似从来没有听说世界上还有这两个奖项。可是孙元起没听过,不代表其他人没有听过。听孙元起这一嘀咕,周围的同事顿时大声欢呼起来:

“哇是科普利奖啊”

“还有戴维奖”

“快快快点找香槟酒来”

这一刻,孙元起发觉自己真的是小白了。随手抓住身边的某个人,低声问道:“这两个奖都是什么来头?”

某人似乎很乐意为孙元起解答这个问题,滔滔不绝地解释道:“先说戴维奖。他是以无机化学之父汉弗里?戴维的名字来命名的,由英国皇家学会设立,以表彰那些在任一化学分支下有卓越、重要新发现的科学家。自从1877年首次颁发以来,每年颁发一次,从未间断过。这个奖项是现今化学界的最高荣誉,好像去年的获奖者是居里夫妇呢”…;

它居然是化学界的最高荣誉?难道化学界的最高荣誉不是诺贝尔化学奖?孙元起开始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

事实上,戴维奖确实是化学界的一面旗帜,很多获奖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门捷列夫,比如上面刚提到的两次诺贝尔获奖者居里夫人、鲍林。除此之外,还有数十位是诺贝尔奖的得主。在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的前四十年里,更是一大半得主都曾获过戴维奖

那人继续说道:“如果说戴维奖还只是局限在化学领域,那么科普利奖就是所有科学成就的最高荣誉奖要知道,科普利奖章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奖之一它是以皇家学会的高级会员戈弗里?科普利爵士的遗赠设立的,在1731年首次颁发,以后每年颁发一次,授予那些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或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不论任何学科。它对获奖者的国籍种族、获奖项目完成的时间都没有限制,并且同一学者可以因不同成果而多次获奖。以约翰逊教授您的成绩,没准儿以后还能再获得几次”

孙元起连忙对他的褒扬表示感谢。

比诺贝尔奖早170年的科普利奖,在二十世纪初的赫赫声名绝对是无与伦比、无人可及。在他的获奖者中,诺贝尔奖得主已经不算什么稀奇了,因为牛人实在是一抓一大把,像达尔文、焦耳、赫胥黎、爱因斯坦、卡文迪许,以及时下享誉全球的残疾人科学家——霍金。

既然临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孙元起的回国计划自然泡汤。只有让薇拉等人先行回去,自己到英国,再取道地中海、印度洋,等到家的时候,恐怕都得是元旦了。

长话短说。在1904年十月上旬,孙元起从波士顿出发,二十天后抵达了伦敦,英国皇家学会自有人在码头等待。随后,学会在旅馆举行了一个简单而热烈的欢迎会。已经八十高龄的学会会长哈根斯爵士亲临会场,这让孙元起倍感荣幸。

因为中国在清末还没有正式的科学组织,自然无法和英国皇家学会签署互访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皇家学会的规定,他们会资助来访科学家的生活费,但研究访问的时间不能少于14天,也不得超过3个月。席间,这位天体光谱学的奠基人就向孙元起郑重建议,希望回国后,积极促成中国政府成立相应的机构,使得双方学者以后的交流更加顺畅便利。

孙元起有些心动:在中国成立一个这样的组织,确实可以拉近国内同行的距离,也便于国内外学界的交流,对提升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现在叔祖孙家鼐大人是学务大臣,掌管教育这一块,这个大好良机如果不加以利用,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见孙元起同意,哈根斯又详细介绍了英国关于研究人员互访、交换留学生的一些做法,供孙元起参考,以便将来接轨时不出现问题。

说了一会,又谈起未来一段时间的安排。既然是定义为研究访问,孙元起自然要到各个大学、研究所、实验室走走。此外,还要应英国皇家学会之邀,做一场学术报告。

做什么内容的报告呢?这让孙元起花费了一番心思。

化学反应原理?这些知识已经写进大学教材,变得众所周知,自己拿来炒冷饭,似乎有些不厚道

原子结构?光电效应?这些东西很多都没有被学界承认,在保守的英伦大庭广众地宣传,似乎不太合时宜吧

量子力学?别说听懂听不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