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4页)

这种类似春游的实习,无疑让他们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也让他们有些严

肃的表情恢复了活泼。在马车上,大家围在一起或谈天说地,或读书论辩

,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偶尔,有学生发现一种新奇的植物,或者一块无

名的墓碑,大家一窝蜂跳下马车,围在那里,指指点点。

孙元起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欲和地方上的官府联系,只

想安安稳稳地一路考察下去。但他明显是小瞧了这些地方官,他们不知道

从什么地方知道了消息,早早在沿途接送、保护。在这些官员看来,首先

,这位孙大人眼下是钦差大臣:其次,他本身就是翰林院侍讲学士,外放

便是地方大员,没准那天就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第三,他后台为大学士

、学务大臣孙寿州中堂…………所以,无论如何,好吃好喝好招待没错,

要哄孙大人开心,不要给他添堵添乱。

这些官员的认真保护,自然是有好有坏。

好处是安全不再是问题,看看周围几百扛枪抬刀的兵丁就知道如何安

全。听说孙元起收集各地的图书方志、金石文字、动植物标本这类东西,

第二天地方官员就能给你送来全县的各种资料。就比如书吧,别说各种手

抄本、明清刻本,宋元刻本、整套的佛道藏都有。还没走到陕西,车队里

已经多了好几车图书,其中不乏各种珍稀善本。再说要植物标本,有位县

令直接把一棵百年古梅给连根挖起,送了过来,据称,这株梅花非常奇特

,花期长达数月之久………临走,吃穿用品不说,银票都是一沓一沓地送

,弄得孙元起好生为难,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好处不少,坏处也不少。孙元起每天都要和这群官员周旋,免不了砒

筹交错杯盏狼藉。学生根本就不能出去走动,地方官员生怕这些人出去是

体察民情,收集自己的黑材料,常常用“匪帮横行”“野兽出没”的话语来搪

塞,采集标本啊、绘制地图啊、寻找矿石啊之类的活儿自然干不成了。甚

至有苦大仇深的苦主,听闻钦差大人过境,拦路告状喊冤,孙元起那叫一

个)为难啊………

为了避免麻烦,只得派人去前面打头阵与地方官约法三章,只需要帮

忙拨集地方上的植物标本、图书方志、金石文字,沿途稍加保护即可:至

于财贿、请托、宴请,一体禁绝。

在二十世纪初,在中国内地旅行无疑是一件危险而艰苦的经历:

危险,是因为路上安全都难以保证,荒山野岭中,有马贼盗匪横行,

劫财是小,甚者奸淫杀戮:加上饮食不卫生,中暑、风寒、霍乱、疟疾等

时常发病。

艰苦,是因为道路交通实在太恶劣,睛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孙元起这一行均是青年小伙子1各地皆备好饮食,还有兵丁保护,自

然没有什么危险。加上天公作美,这一路行来,睛天倒占十之*。而且本

来就是越往西北,雨水越少。大家说说笑笑间,居然没有人中途生病掉队

。那些文科学生,还时不时的写几首诗、填几首词,“呈孙学士斧正”。

关河形胜1山川襟带。渡过黄河,眼前景色一变1只见千沟万壑、莽

莽苍苍。虽然已经夏初,举目所见,却没几点绿色,只有裸露的黄土、干

涸的渠道、贫瘠的土地、饥谨的农民。在这里,看不出生机1也看不到传

说中的天府之地、帝王气象。

孙元起站在山顶,学生们簇拥在周围,更远处是护卫的兵丁,干燥的

南风带着尘土1卷起衣襟猎猎作响。指着面前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作为历史地理学家的卢弼1从黄土高原的形成讲起,用真实案例向大家讲

述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灾难后果:

殷周时期,陕北一带气候温暖潮湿,类似于今日的江南,山野之间草

木丛生,河水清澈,野兽遍地,土地肥沃,物产富足。但在春秋以后,此;

处战争频仍,加上人口增多,肆意的砍伐导致植被严重破坏,随之出现水

土流失、生态恶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