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赵景行他们的半个师兄;之后他,又加入军国民教育会,组织刺杀和起义。从这些经历就可以看出,他是个不俗的练家子,很难制服

赵景行早有准备,快速从怀中掏出一个玻璃瓶,揭开盖子,从中抽出一团毛巾,然后对捂着陶成章口鼻的蒋志清喊道:“松手”

蒋志清闻言立马松手。陶成章被捂住有一段时间,正憋得厉害,见蒋志清撤手,马上重重地吸一口气,准备喊楼下的几个光复会会员帮忙。就在他吸气的当口,赵景行的毛巾利索地堵住了他的口鼻。陶成章先是闻到一股特殊的刺鼻气味,然后意识模糊,浑身开始发软,渐渐失去了挣扎的力气。

没错,毛巾上加了料:乙醚

乙醚是一种吸入性麻醉剂,早在1842年就被用于外科手术。它通过呼吸的方式进入人体,能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见陶成章被麻翻了,赵景行这才收起毛巾,对长松了一口气的小哥仨说道:“你们把他衣服剥光”

几个小伙子顿时浑身打了个冷战,都怪怪地看着赵景行。蒋志清促狭地笑道:“行止,你该不会想……哈哈,你的口味真独特”

赵景行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你脑子里面能不能想点好的?别废话,让你们剥,你们就赶紧”

朱绍良一边动手,一边猜测道:“难道赵兄想把他变成陶公公?让**党进宫去服侍老佛爷和皇上,这主意倒也不错”

说话间,几个人把陶成章剥得个希光溜溜,只等着赵景行下一步吩咐。…;

赵景行已经起身在陶成章的行李中翻出一件夏天的竹布长衫:“给他穿上这件长衫,堵上嘴,然后带走”

朱绍良、张辉瓒两人挟着陶成章,四人鬼鬼祟祟地走出旅馆。见夹在中间的陶成章死活不知,连一向稳重的阎锡山也有些着慌:“景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蒋志清笑嘻嘻地冲阎锡山摆摆手:“没事没事,就是被行止用药给麻翻了”

赵景行从黄包车的雨篷下面提溜出一个大包裹,然后示意把陶成章放到车上。里面伺候动静的六个人这时候也走出来,程潜问道:“行止,下面该如何啦?”

“去东京港码头”赵景行斩钉截铁地答道。

何应钦这时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行止兄的包裹里面应该就是鸡蛋吧?不少字”

“没错,足足十斤”

众人一齐大笑,轮流拉着车,向东京港码头飞奔而去。

东京冬天的天气非常冷,陶成章只穿一件竹布长衫,被冻得够呛。要不是中午喝点酒,估计现在不用乙醚,都能昏过去。不过冷也有好处,能让人头脑快速清醒,再加上赵景行怕出事——乙醚用量过大,会因为呼吸麻痹而致死——所以用量很少,在途中陶成章已经恢复部分意识,要不是堵上嘴,估计都开始喊救命了

即便众人脚步飞快,到了码头时,陶成章的麻醉期已经快要过去。下午四点钟,码头工人和旅客下班的下班、回家的回家,正是客流量的一个高峰期。几个青年把陶成章推下车,还在他胸前挂了一个牌子:“光复会首,无耻之尤”

然后十来个人手持鸡蛋,围着陶成章开始打靶。不一会儿,十斤鸡蛋就被分光。此时陶成章战战瑟瑟地伏在地上,浑身上下都被蛋清和蛋黄给糊了个结实,竹布长衫早已经湿透,好像刚从化粪池中捞出来一般。

青年们俱是大笑,在警察到来之前,迅速跑远了。

。,

一八一、侠客有谋人不测

一群人并没有走远,而是兜了个圈子又绕回来,站在一边看热闹。

看热闹不是中国民族性中独有的痼疾,因为好奇是人类的通病,哪个国家、任何时候都不会缺乏看热闹的群众。***也不例外,甚至犹有过之。

幕府时代,***国小民贫,实在没有多少娱乐项目。有文化的人好点,写写字,美其名曰“书道”;喝喝茶,美其名曰“茶道”;拿着剑乱劈几下,就叫“剑道”;把花花草草乱摆弄一弄,居然也能升华出一个“花道”来。

相比之下,没文化的人就惨了点,除了吃饭、洗澡、***之外,再无一点娱乐项目。这便导致看热闹之风尤其盛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迅速聚集大批看客。

不仅普通人喜欢看,武士也喜欢看。这群有特权而没素质、正义感十足又杀伤力巨大的热血笨蛋,不仅喜欢看热闹,还喜欢亲身参与,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