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1/4页)

直接关系呢?然而这次没有他的参与竟然成功了而且顺利夺下了湖北的省城…;

孙中山坐不住了,立即坐车返回美国东部因为那里是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只有站在那里说话,才可以赢得多记者的关注,也才可以让自己加为世界公众所知

1911年10月15日,预祝中华民国成立大会在芝加哥举行大会邀请了众多美国记者,并专门设置了问答环节孙中山满面春光出现在众位记者面前:“欢迎各位参加预祝中华民国成立大会,敝人孙中山乐于解答大家关于目前中国革命的问题”

话音刚落,就有记者举手问道:“有消息称,成立的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曾发布通电邀请您尽快回国主持大局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托儿?不知道

“首先,我要感谢湖北军政府对孙某的厚爱在阔别祖国近二十年之后,我也想尽快回到国内,和众多革命同志一起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中去为推翻**皇权、建立民主共和国而努力奋斗但是,”孙中山话音一转“目前湖北军政府面临着军事、财政、外交等多方面的困难,我必须在欧美各国继续奔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为他们解决这些难题”

“那您下一步打算是什么?”记者追问道

孙中山答道:“我决定暂时放弃在美国的筹款计划,前往纽约、华盛顿及英国从事外交活动,通过磋商、会晤、谈判和呼吁,让英美政界和金融界给予中国革命以财政支持”

另一位记者按捺不住,起身问道:“作为中国的反叛力量,你凭什么能让美英两国给予你支持?”

孙中山依旧笑容满面:“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今的世界潮流,就是反对**,崇尚民主;推翻皇权,走向共和成立的中华民国现在虽然微不足道,但我们是民主的、共和的,所以虽弱比强、虽小必大满洲政府则正好与我们相反,它是**的、腐朽的、落后的,最终必然走向灭亡所有的聪明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一点而且,美英两国是民主、自由的发源地,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最重要力量,它们也一定会支持中国民众的合理诉求”

“那成立的中华民国是否会损害我国在远东的利益?”

“不会”孙中山非常明确地答道:“成立的中华民国将承认之前满洲政府给予各友邦的一切特权和租让权;以前的赔款和外债也照旧承担,仍由各省如期摊还支付但是,我在这里要着重指出,从今以后,各国与满洲政府签署的条约、提供的国债,成立的中华民国则概不承认;各国如果协同满洲政府反对革命,成立的中华民国则会以敌国对待”

又一个记者问道:“听说革命党参与四川保路运动,导致大量民众伤亡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孙中山顿时面色凝重:“我在此声明,发生在四川的保路运动,是民众与政府之间发生铁路争端所引起的,我们革命党并没有参与其间,我们也从未打算让革命党的军队在国民运动中起到首倡作用很明显,大量民众伤亡是由于满洲政府的暴力行为所致,我个人对此表示强烈谴责不过这也充分证明满洲政府的腐朽和专权,以及我们推翻满洲政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闻会就在这种宣讲中开始和闭幕

我不会说孙中山举办大会的积极意义,我也不会说孙中山举办大会的良苦用心,不过有一件事情大家都注意到了,难就是自从他在芝加哥举办预祝中华民国成立大会之后,中华民国和孙中山这个人就被外国民众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未完待续)

二六一、知是君王合钓龙

新闻发布会结束,孙中山依然兴奋异常。

一直陪在身旁的冯自由却忧心忡忡:“孙先生,你真的要去纽约和华府,与美国政界和金融界的代表会谈?那些政客和财阀可是无利不起早的,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和你见面?”

孙中山在沙发上摆出一个舒服的姿势:“健华,你现在还不明白?他们见不见我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要先造出声势来,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看到我们的行动。至于结果,其实并不重要。如果报纸上没有后续报道,很多读者只会认为我们已经和政界、金融界展开了秘密磋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达到了目的!”

冯自由,原名懋龙,字健华,出生于日本华侨家庭。1895年,只有十三岁的冯自由在日本横滨加入了兴中会,成为年龄最幼的会员,当时有“革命童子”之称。1900年因反对康有为而改名“冯自由”,同年进入早稻田大学深造。以后在日本、香港、加拿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