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队,目的是暂留洛阳接收武器,整编学生,等待后续队伍。第三队预计于四天后到达洛阳,与第二队会合,整军后西进,目标西安。…;

“至于第四队,此时已经有少部分抵达太原,开始着手准备前期工作。后续部队将根据第二、第三队的行进计划,择机由吉林府南下,直扑太原。我们的目标是同时攻占西安、太原,力争让陕西、山西两省同日光复,所以计划代号叫并蒂莲。”

杨度看完递给身边的杨永泰,然后说道:“并蒂莲?名字很雅致脱俗,计划则惊世骇俗。如果一切按照计划所言,倒很有可能成功。只是目前看来,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比如?”赵景行干净利落地问道。

杨度道:“比如孙大人什么时候动身离开洛阳。他极不愿意没经过严格训练的学生随他入川,可要把学生训练好需要多长时间,一个月?三个月?还是半年?等到那时候,黄花菜早凉了!好在朝廷也不会给他那么多时间。就在几个小时前,我和畅卿、虬斋已经说动他在袁世凯出山后动身。可袁世凯什么时候出山,谁又能说得准?”

“第四队在吉林不可能停留太长时间,否则会露出马脚的!”何应钦提醒道。

杨度眉头紧锁:“不仅如此,陕西形势也非常紧迫。据最新的消息,由于镇守西安的第三十九混成协被朝廷征调南下收复湖北,陕西现在兵力空虚。受此影响,同盟会和哥老会近期频繁碰头,动作不断,估计不久就会举事。甚至可能像武昌起义一般,在不经意间突然爆发。

“如果他们失败,西安城必然会加强防卫,我们路过时就难以混水摸鱼,只有强攻,后果难以预料。如果成功,我们更进退维谷。响应他们?最终我们辛苦一场,为他人作嫁衣裳。剿灭他们?则与革命党为敌,加上在山西举事已经与朝廷恩断义绝,只怕两头难做人。所以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发动起义!”

赵景行摩挲着下巴的胡茬:“我们最好现在就组织部队进入陕西境内,填补第三十九混成协南下后造成的兵力空虚,武力震慑同盟会和哥老会,让他们近期有所收敛,不敢轻举妄动,直到我们动手。——但说到底,还是先生何时动身离开洛阳的问题。”

“你们孙先生有时候难以理喻!”杨度有些苦恼,“现在除了看袁世凯何时出山外,只能寄希望于有人说动他早日启程了。”

“那我明日试着劝劝先生吧。”赵景行也没有多大把握。

众人又把计划中其他细节商量了一遍,吃完锅里的羊肉,看看天色发白,这才各自散去。杨度送赵景行出门时,突然低声问道:“行止,第四十四混成协营以上管带有多少是咱们自己人?”

赵景行没有掩饰:“能在任何时候听从先生或者赵某命令的,有步兵第87标标统程潜、第87标第1营管带何应钦、第87标第2营管带陈仪、第88标副标统程子寅、第88标第1营管带张辉瓒、马兵第44营管带吴克仁。”

杨度心里默念片刻才说道:“既然如此,你就不能护送百熙入川了。你留下来统领军队攻取西安,护送的事儿交给副协统蒋志清和第87标第3营蒋作宾吧。”

赵景行盯着杨度不说话。

杨度似乎知道赵景行的心中所想,当下解释道:“程子寅虽然对百熙忠心不二,但他有勇无谋。山西是阎百川的老家,亲朋故旧不知凡几,军中袍泽更是遍布上下,程子寅怎能斗得过他?此番举事成功,阎锡山必然出任军政府的都督,名义上可能还是听百熙的,一旦涉及切身利益就难说了。以后程子寅能和张辉瓒把第88标第1营带出山西,便是大功一件!…;

“陕西这边大部分都是自己人,本来是可以放心的,但也不得不防。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相信的是人,最不能相信的也是人,所以绝不要相信别人不会背叛自己。经过一些事考验,或许能证明某个人可信,但也只能说明他以前可信,至于以后,仍需要留意观察,因为人是会变的。所以说,用人第一妙诀就在于不轻信别人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件事。尽管程颂云现在是自己人,谁知道当了都督以后呢?

“而且陕西有河山之固、兵戈之利,东出潼关则直取中原,南越秦岭则沃野千里,自古是帝王起家的根本。百熙是四川总督,此时南下入川也名正言顺。我们以西安为纽带,一举占有山西、陕西、四川三省之地,或许不足以取天下,可是支持革命党,则革命党占优;辅佐朝廷,则朝廷暂时无虞;坐山观虎斗,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让程颂云做了陕西都督,稍有反复,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