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1/4页)

在阵地上巡视一圈。确认整条防线上都有人值守、大口径迫击炮也开始反击,顾祝同这才回到指挥所。一进屋,就看到一队长刘峙笑眯眯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赶紧上前打招呼:“哟,经扶兄,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刘峙笑道:“什么风?自然是清廷的那股妖风啦!听说清军炮火猛烈,前线吃紧,管带赶紧让我带着迫击炮过来支援。怎么样,你们第三队顶不顶得住?要不换我们第一队上来?想当初,我们第一队只用十多分钟时间,就将禁卫军第一协彻底击溃,完全不费吹灰之力!”…;

顾祝同满脸不屑:“别贪天功为己力!那是忠和太无能,你们瞎猫碰上死耗子。本来就胜之不武,还好意思到处显摆。而且现在能和你们那时候比么?别的不说,你们当时敌人只有一个标1600多人,我们呢?至少四个标7000人,光人数就是你们四倍,怎么比!”

刘峙面容一整:“墨三。你老实说,要不要兄弟帮忙?面子事小,军务事大,不行可别硬撑着!我们身后就是经世大学,不容丝毫疏忽。”

顾祝同喝了口茶说道:“清军此次用兵非常谨慎,炮火使用也很有章法,我们伤亡很大。刚才我去阵地上走了一圈,就至少发现有17人阵亡、40多人负伤。但是,我们现在还撑得住!”

“既然伤亡这么大,要不要我派一个排给你们做预备队?”刘峙觉得自己的建议似乎有些伤人,赶紧又改口道,“或者,让管带给你补充一些新兵,防止出现突发情况?”

顾祝同坚定地摇了摇头:“不用了!感谢经扶兄亲自护送迫击炮过来,前线交战军务繁忙,小弟就不留您多做盘桓了!”

话已至此,刘峙只好起身告辞,临出门前又回头问道:“墨三,有什么事要我转告管带的么?”

顾祝同凝眉想了一下,拿起铅笔来到地图前,边比划边对刘峙说道:“经扶兄请看,这里有座标高208。6米的山峰。虽然从地图上看有些偏离战场,但据我刚才在阵地上观测,如果在山顶上开辟一重型迫击炮阵地,完全可以覆盖整个战场。尤其在清军投入大规模兵力进行集团冲锋时突然炮击,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扶兄回去可以和管带说说,看看此计是否可行?”

然而两军对垒,近万人鏖战在经世镇前那块狭小的弹丸之地上,纵使顾祝同等人有再多的战略战术,也敌不过禁卫军在兵力上的压倒性优势。

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冷热兵器交替时期,人数往往就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很简单,大家兵员素质、武器装备都差不多,说到军事谋略,你是王龙,我是段虎,你是小诸葛,我是老虎崽,你是水晶球,我是小扇子……相比之下也都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比拼人数,而且战场上的胜利多数都是靠人命填出来的。

另一方面,战场对士兵也是严酷的考验。从准备上战场,士兵就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到了战场上,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命送黄泉,士兵们更是时刻绷紧神经。精神过度紧张会导致能量急遽消耗,所以很多士兵还没正式接敌,就已经出现了体力不支的现象。

等到正式接敌,瞄准射击、奔跑冲锋、白刃格斗更需要全身心投入,体力消耗更快,往往十多分钟就能把一个精壮汉子累成一摊稀泥。所以真正激烈的战斗在短时间内就会结束,很少有超过二十分钟的。而战争就是把一个个激烈的战斗串联起来,来折磨参战的每一位士兵。

士兵从战场上走下来,并不意味着就得到了休整,因为战场上血腥杀戮造成的精神紧张会持续很长时间,很多人会因此出现疲乏、失眠、头晕、消瘦、丧失记忆、情绪低落等症状,恢复正常往往需要数周乃至数月!

在护校之役第二阶段战争开始时,一个队四百人能在阵地上支持一天,到第二轮的时候就只能撑半天了,以后时间越来越短。等战斗进行到第八天,张辉瓒所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光阵亡就有近两百人,临时搭建的医院里更是躺满了轻重伤病员。即便那些没有受伤的士兵,一个个也神情木然、目光呆滞、面色惨白,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甚至连步枪都端不稳。…;

经世大学校长傅增湘、副校长严复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次找到张辉瓒,苦口婆心劝道:“石侯,要不从学校招募些新兵补充到部队里?他们可是一直都在主动请缨!”

从开战以来,经世大学学生就不断向学校和部队请愿,要求参军入伍共同抵御清兵进攻,但都被张辉瓒婉言拒绝了,此次也不例外。张辉瓒满血丝,嘶哑着嗓子说道:“诸位先生,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