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 (第1/4页)

常凯申当年被后人诟病不已的计策是先对日妥协、全力剿共,然后在削平逆粤、抵御外侮,其实是很有见地的。可惜他没有善始善终,为形势所迫组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果在“攘外”成功不久,自己也被昆仑同志攘到外面的小岛上去了。

杨度笑道:“不错,正是攘外必先安内。所谓‘长痒不如短痛’,我们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些后顾之忧。至于如何处理,请他们进来之后,百熙你听我说话便是。”

孙元起点点头,吩咐门卫道:“去把四位客人请进来吧!”

杨度站起身:“百熙,我们也出去迎接一下吧!打一巴掌之前,总要先给个甜枣吃不是?”

孙元起带着杨度、章士钊迎出门外,远远看见蒲殿俊一行四人,拱手大声说道:“蒲议长、罗议长、尹总办、张学监,四位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蒲殿俊等人急忙快走几步,正欲依礼下跪参见,却看见孙元起刚剃不久的寸头,惊愕之下有些不知所措:“没想到总督大人居然如此支持革命,属下不知是应该给大人鞠个躬,还是依照西洋礼节行握手礼?”

孙元起笑着牵过蒲殿俊的双手:“蒲议长何须客气!你我年岁相仿,不妨以兄弟相称,何须拘泥虚礼?来来来,诸位屋里请!”

奉上茶水之后,孙元起又主动告罪道:“前些日子孙某有些要事处理,对诸位难免有怠慢之处,还请恕罪。今天就以茶代酒,向四位巴蜀贤达俊彦陪个不是!”

蒲殿俊等人连忙起身:“不敢当、不敢当!蒲某等不知轻重缓急,三番五次冒昧来访,应该先向大人赔罪才是。属下得知清廷不顾天下物议悍然围攻经世大学,也是义愤填膺,曾在报纸上大声疾呼,号召各省咨议局同仁致电摄政王,要求立即息兵弭和。不意大人前日突然派出飞机胁迫皇宫,迫使清廷主动退去,经世大学安然无恙,真是可喜可贺!所以我等不揣冒昧,特地登门庆贺。”

孙元起道:“诸位真是有心了!孙某才疏学浅,初临贵地,以后少不得要借重诸位乡贤,到时候还望不吝赐教!”

罗纶冷冷地说道:“孙大人学问深邃,蜚声海内外,尤其是著书立说、创立学校,功在千秋。只是此番主政四川,厘军治民,察官举吏,不知准备施行何等仁政,惠及巴蜀万千齐民?”

罗纶这句话似褒实贬,明里暗里讥讽孙元起只懂教育,不懂政事。杨度顺势接过话头:“我家大人下车伊始,人地生疏,至于如何施政,正想向诸位请教!”。。)

二八一、恶竹应须斩万竿(中)

。杨度这番话可谓有的放矢,虽然表面上是问他们四个人的意见,其实更是问他们背后几种势力的意图:

蒲殿俊罗纶出任四川咨议局议长副议长,自然代表着四川士绅前不久,蒲殿俊还以咨议局和川汉铁路公司为基础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自己担任会长,罗纶担任副会长由此更可以看见两人的成sè;文字首发/文字首发

尹昌衡担任四川陆军小学堂总办,是新军中的头面人物此外,他还挂出“大汉公”的香堂招牌,自封大汉公的舵把子他曾前往成都各街的公口码头拜访,各公口码头都为他“挂红进酒”也就是说,他还是袍哥中的瓢把子;

张培爵名义上是二八一恶竹应须斩万竿chong

qing府中学学监,其实还是同盟会chong

qing支部的核心,代表着革命党在四川的声音

如果没有孙元起的横空出世,这四个人都将是巴蜀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蒲殿俊将在1911年11月27

i到12月8

i之间出任“大汉四川军zhèng

fu”都督;

尹昌衡在1911年12月8

i之后继任都督年3月,成渝两军zhèng

fu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他继续担任都督;

张培爵在1911年11月22

ichong

qing起义成功后,被推举为chong

qing蜀军zhèng

fu都督成渝两军zhèng

fu合并后,他改任任四川军zhèng

fu副都督;

至于罗纶,先是在蒲殿俊zhèng

fu担任招抚局长,尹昌衡上台后又任四川军zhèng

fu副都督兼安护局长成渝两地军zhèng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