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 (第1/4页)

捅,火苗立即从捅开的洞眼中“呼呼”地冒出来。这种常见的现象给了他一个启示。他就根据炉膛大小,用煤粉捏了几个大煤饼,并在上面均匀地戳了几个洞,结果火苗很旺,煤也节约了。

后来,王月山用铁打了一个模型,将煤渣用水搅拌均匀,一个个打出来。这种有洞的大煤饼,便在德州风行起来。解放初期,这种有洞眼的大煤饼便传到北京,因为它的形状酷似蜂巢,所以北京人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即“蜂窝煤”。

孙元起刚到清末的时候,冬天烧火盆都是用木炭或者劈柴,那时候就特别怀念小时候用过的煤球炉。后来兴建经世大学,校园里通上了暖气,才忘了这一茬事。今天提到煤炭的用途,才又回想起来。如果蜂窝煤和煤球炉联袂上市销售,会不会带动煤炭使用量的提升?

谷如墉似乎也有些担心:“老朽在甲午年(1894)听说,中国产的煤含硫量高,煤屑散碎,烟重灰多,质量不佳,很不好用;日本舰船烧的都是从西洋进口英国威尔士煤、法国洛林煤、德国鲁尔煤,质地上乘,燃烧值高,烟气小。据说这也是北洋水师惨败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所产的煤炭不大合用,大人的发明恐怕只会便宜了洋人,而不是我们自己吧?”

孙元起道:“谷老先生无须担心。山西煤炭储量丰富,质量难免存在参差不齐之处,只要我们对煤炭资源准确勘探、恰当处理,就可以物尽其用。再者,我的发明对于煤炭质量也没有太高要求。”

虽然孙元起这么解释,众人依然是半信半疑,唯恐在长官意志压迫下,项目盲目上马,最终导致本省士绅血本无归。

孙元起只好说道:“既然大家还不放心,那不如这样,由我来联系北平铁厂、汉冶萍公司的大股东,让他们与山西士绅共同组建一家‘中华煤炭公司’,预计资本1000万元,首期目标是年产量优质煤炭200万吨。他们出资490万元用于购买设备、煤炭勘探等,最终产品销售也由他们负责,占49%股份;山西士绅则主要负责煤炭开采,占51%股份。

“由于军政府拥有煤矿开采权,山西的这51%股份中有25%归山西军政府持有,以5%股份收益支持山西大学建设,5%股份收益建设中华科学院山西煤炭科学研究所,研究煤炭方面的科学技术,其他的15%用来改善矿区民生;剩下的26%股份,预计价值260万元,将面向整个山西士绅募股。你们觉得如何?

“当然,如果山西士绅对此没有兴趣的话,那26%的股份将由北平铁厂、汉冶萍公司的大股东照价收回,所有收益一次性支付给山西军政府,用于解决全省贫苦民众的生活困难。”

所谓北平铁厂、汉冶萍公司的大股东,其实就是孙元起自己。这两家公司都是煤炭需求的大户,而且效益有目共睹,由他们来参股,肯定稳赚不赔。听完孙元起的提议,现场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不少士绅甚至当即大喊出声:

“大人,我渠本翘认购20万元股份!”

“乔映霞认购30万元股份!”

“蔚丰厚毛鸿翰认购15万元!”

……

片刻工夫,面向山西士绅招募的股份已被消化殆尽。(未完待续。。)

ps: 求“赞”!求月票!

三八六、看你横行到几时

接下来几天,孙元起在阎锡山、谷如墉、李国华、张辉瓒等人陪同下,视察了大同府民生发展、义务教育落实、第四十七混成旅备战等情况,并不时接待闻讯赶来的山西士绅,商谈中华煤炭公司的募股和开办事宜。有些远在晋南或外省一时难以赶来的晋商,甚至利用电报委托他人代为认购股份。

中华煤炭公司面向山西士绅的26%股份,孙元起原本还担心他们消化不了,谁知不声不响就被认购干净,好像260万元只是道开胃小菜。这让孙元起在惊讶之余,也充分认识到晋商的殷厚家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尽管“中华煤炭公司”现在只是孙元起口头上的一个提议,落在纸上的也只有各家认购多少股份,不过坊间已经开始热炒这些虚无飘渺的股权。据说短短几天之内,便已经有人开出溢价10%的价格大肆收购,预计随着时间推移,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大家如今都明白中华煤炭公司的股份是只金鸡,拿到市场上就是真金白银,以后还会下出金蛋来,谁还舍得卖出去换钱?

等孙元起结束在大同的行程来到太原的时候,莉莉丝也急匆匆从上海赶到太原。像这样心急火燎地被孙元起叫到身边的事情几乎每年都要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