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部分 (第1/4页)

“坐下说,”明石元二郎指着榻榻米说道。“再过一两日,孙文君就会离开东京,前往大阪、神户等地考察,你也会陪伴同行。你我今朝忽忽别离。未来相见不知何时。故而想和山田君畅谈一番。说来鄙人和山田君以及令兄山田良政都是从事谍报工作的,也都曾在中国呆过。说起来算是同行,也算是种缘分。”

山田纯三郎谦卑地说道:“在下兄弟如何能和次长大人相提并论?次长在日俄战争期间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工作量及困难度均超乎想象,包括资助列宁所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暗杀俄国内政大臣维亚切斯拉夫?冯?普勒韦、策动血腥星期日运动和战舰波坦金号叛乱、煽动波罗的海三小国独立运动、会见芬兰独立领袖、引导欧洲舆论对日友好等等,把俄国腹地闹得天翻地覆。

“时任参谋本部次长的长冈外史阁下曾称赞道:‘明石大佐一个人就等于十个师团。’甚至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也说:‘明石元二郎一人,其成果超越日本满洲20万大军。’在下经常听到同僚说起大人的丰功伟绩,他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没了乃木希典大将。旅顺也拿下来了。没了东乡平八郎大将,日本海大海战也能赢。但要是没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决不能赢得日俄战争’。由此足见大人的不世功勋。在下兄弟安敢望大人项背?”

明石元二郎摇了摇头:“山田君谬赞,鄙人真是汗颜无地。你我都是为天皇陛下尽忠效命,功劳小大,不过是时也、运也、命也,何必以此分出高下?而且山田君现在从事中国的谍报工作,机遇极佳,相信将来定能青出于蓝、后来居上!”

不待山田纯三郎回答,明石元二郎又继续说道:“山田君自从令兄为国捐躯后便陪伴在孙文君身边,至今已有十三年之久。这么多年来你跟随孙文君奔走中国各地,亲身参与推翻满清、建立民国、政府北迁等大事,想来对中国政治形势非常了解。那你能说说为什么我们要帮助孙文君除掉宋教仁么?”

山田纯三郎答道:“在下觉得,我们帮助孙文君除掉宋教仁的根本原因在于:孙文君善于鼓动破坏而拙于经济民生,也缺乏坚强有效的执政能力;相对来说,宋教仁除了善于宣传鼓动,更善于政治上的纵横捭阖。像孙文君领导的同盟会,虽然它广泛有力地领导了中国的革命运动,但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年代里根本没有团结一致,反而是内讧不断;其全国领导人与各省的革命发展也联系甚少,不能把革命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各种势力融为一个紧密团结的整体。

“而宋教仁在辛亥革命前抵达上海后,便和陈其美君等人积极拉拢当地的民间秘密组织、社团帮会、青年军人和名流士绅等,为上海的革命运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孙文君等精神日趋懈怠,而他则矢志改组同盟会为全国公开性政党,准备开展国会斗争。最能展示他政治手腕的,还是联络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等四个党派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并通过竞选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山田纯三郎顿了顿又说道:“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孙文君是个国际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宋教仁则是个民族主义者,有时可以为国家领土安全牺牲个人乃至党派利益。仅举满洲为例。当初民国成立时,作为大总统的孙文君因为财政拮据,居然提出以2000万日元的价格将满洲租让给我们大日本帝国,如果我们同意,便派黄兴来日与桂太郎阁下秘密缔结租界协定。

“而在前清时候,宋教仁去满洲运动土匪从事反清革命期间,听闻我国‘长白山会’声称延边地区是中朝未定界的‘间岛’,他便化装成日本人进入长白山会,侦获大量关于‘间岛问题’的伪证,然后查阅各种资料,写成一本6万字的著作《间岛问题》,从语言学、国际法、历史、地理等角度论述所谓‘间岛’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后来还托人把自己写成的著作交给清政府驻日公使作为谈判的证据。

“相比之下,显然扶持孙文君执政对我们大日本帝国更加有利。”

明石元二郎微微颔首:“山田君言之有理,不过还不够全面。”

山田纯三郎恭敬地说道:“请次长大人赐教!”

明石元二郎一边逗弄着花猫,一边说道:“除掉宋教仁,扶持孙文君执政,固然是我们此次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嫁祸给现在的大总统袁世凯,让他成为全中国民众指责的对象,最大限度地削弱他在政府、国会、军队和民间的影响力。”

“袁项城?”山田纯三郎有些不解。

明石元二郎解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