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部分 (第1/4页)

杨度道:“若是不发生这档子事,现在谈论组阁确实有点言之过早。不过事已至此,纵使孙文、宋教仁三头六臂只怕也无力回天。难道孙文会让宋教仁安稳地坐上内阁总理宝座?或者宋教仁会宽宏大量,任由孙文捧出某个傀儡替代自己?显然不可能!既然国民党无论如何都难以维持现状,那组阁之事舍我其谁?”

尽管当前国会形势已经日趋明朗,但国民党这个变数依然不容小觑,如果一切顺利自然好说,万一名单拟定,最后却不由自己组阁,岂非贻笑千古?所以孙元起敷衍道:“这事倒不急,还是等宋遁初北上之后再说吧!”

杨度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百熙你看到今天与会诸人的神情么?听说孙文与宋教仁内讧,一个个都神情振奋,目光里透露着热切。这既是为新中国党的前景而高兴,又何尝不是为自己的前途而兴奋?《史记?留侯世家》中有云:‘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对于党内诸人来说,也未尝不是如此。如今组阁便是最好的赏功酬劳机会。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对西北的控制力正在逐渐下降。以前百熙你能掌控川陕甘晋等省,是因为你和各省都督、师旅长之间的师生关系,而且当时他们相对稚弱,需要依附于你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你对各省如臂使指。但随着他们在各省经营日久,地位相对稳固,你们之间师生关系将会日渐淡薄。他们对你的命令会挑肥拣瘦,甚至阳奉阴违,而且恩情用一次少一份,直到形同路人或反目成仇。

“怎么办?百熙你必须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还得依附于你,而眼下这次组阁就是展示手腕的最好机会。比如你把川督蒋介石调任陆军总长,然后把晋督阎百川调入四川、陕督赵行止调至山西、甘督张育和调任陕西,还可以再提拔一人出任甘督。当下他们根基未稳,你以师长之尊、党首之威、总理之权相命,他们焉敢不从?如此一来则全局皆活,而你的威权也得以确立。”

看来这一年度四川民政长的磨砺,依然难改他与孙元起之前的友情,也依然难改他纵横之士的风采。不可否认,杨度说得鞭辟入里,孙元起情不自禁地点点头:“那好,咱们今晚就好好合计合计,争取这几天就把名单初步拟定。”

杨度“哗啦”打开纸扇摇了几下:“哪有那么麻烦?只要有大致的腹稿,圈定人选不过就是一盏茶的功夫,关键是你自己要心中有数。”

孙元起奇道:“有什么数?”

杨度屈指问道:“第一点,新内阁是纯粹政党内阁还是混合政党内阁?”

如果国民党没有发生这场内讧,为了博取宋教仁的支持,孙元起或许会采用纯粹政党内阁。现在宋教仁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果再采用纯粹政党内阁,凭借自身才占30%多的席位如何摆平国会?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所以孙元起斩钉截铁地答道:“自然是混合政党内阁。”

杨度又问道:“如果是混合政党内阁,那么第二点就是内阁十一个席位要分给哪些政党?各个政党分别是什么职位?”(未完待续。。)

四〇九、今朝农事巧安排

孙元起此时也大费踌躇起来:如何摆平国会、如何摆平其他政党,这才是关键!给少了,别人不满意;给多了,新中国党还怎么掌控内阁?

杨度也知道这种人事问题不是自己能够插手,理智地保持了沉默。

半晌孙元起才道:“除了内阁总理必须是咱们的人外,还剩下十个席位,我打算新中国党占四个,分别是内务部长,拟由皙子你出任——”这些年来杨度对孙元起帮助极大,是实打实的“首席顾问”。把他留任四川民政长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孙元起处理政务都不大顺手,所幸不久杨杰回国,在身边帮衬一段时间,才勉强度过难关。

如果杨度所言,现在是赏功酬劳的最好机会。而且现在杨杰留学德国,此时处理一些重大问题真还离不开杨度,就比如刚才拯救宋教仁之事。至于空缺出来的四川民政长职位,则可以用来腾笼换鸟,不妨让给陕西民政长钱能训或者四川内务司长陈宧,这两人最近一段时间都表现得非常优异。

“别!”杨度连忙摆手道,“敝人生性疏懒,而内务总长事务繁忙,实非杨某心中所愿。若是百熙真的有心抬爱,不如委杨某一个国…务……院秘书厅的厅长或副厅长吧!”

可以这么说,作为领导最重视的是人事权和财政权,这两项权力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亲信手中,但要说领导最亲信的人。却轮不到人事部长和财务部长,排第一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