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1/4页)

方婶儿急忙说到:“呸呸呸,这大过年的说啥死不死的!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锦绣笑了起来:“婶儿,我过了年都二十了。”

“在我眼里你就是个小丫头。”

锦绣笑眯了眼,把方婶儿的手按得死死的,“婶儿,这钱你就拿着吧,就当安我的心行不?你要是不收这钱,往后你让我还咋找你帮忙?”

梁潇两手各抓着一把酥肉从厨房里晃出来,劝到:“婶儿,你就收下吧,我们这个月挣了不少钱呢,你不用替我们担心。”

方婶儿没好气地笑到:“你们看着挣得多,可这本钱也不小。当婶儿没上过学就算不来账吗?眼瞧着这开了年就得开分店了,哪哪儿都得花钱,婶儿都替你们急。”

锦绣笑着说到:“婶儿,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着呢。你快拿着吧,我们还得赶紧回家帮忙准备过年的东西呢。”

方婶儿实在推辞不过,只得把钱接了下来。“你说你这丫头,跟婶儿这么外道做啥?”

锦绣搂住方婶儿的胳膊晃了晃,说到:“婶儿,这不是跟你外道。人家外人帮咱干活都还得给钱,就更不能亏了咱自己人。”

方婶儿拍了锦绣的手背一下:“你这丫头向来能说会道,我说不过你。”

锦绣笑嘻嘻地说到:“说不过才好呢。婶儿,我们就先回去了,大姨他们还在家等着我们呢。”

方婶儿说到:“你们等会儿,我给你们装些酥肉回去。”说着,转身进了厨房。

服装店今天忙到那么晚才关门,只怕他们也来不及准备多少东西。

没一会儿,方婶儿手里提了一个布袋子,递给锦绣:“拿好了,我用洋磁碗装着的,别弄撒了,当心油再浸衣服上。那里头有我专门给朵朵炸的花糕,你记得拿给她。”

杜娟一家被叫过去一起过年了。他们一家三口在这省城也没亲戚,如今杜娟跟锦绣认了姐妹,平日里就亲热得不行。这过年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

锦绣笑着接过来:“我知道了,婶儿,我们走了。”

方婶儿笑呵呵地说到:“路上慢着点。”

“知道了,婶儿,赶紧忙去吧。我看小容姐再在厨房里站一会儿,你的酥肉能让她给吃完。”

赵小容在厨房里大叫:“我哪有那么能吃?!”

几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从方婶儿家出来,锦绣望了一眼她租下的那屋,把手里的袋子递给梁潇:“姐,你拿着一下。”

梁潇赶紧把手里的酥肉都塞嘴里,尖着两根手指从口袋里把手绢掏出来擦了擦手上的油,这才接过袋子。

锦绣掏出钥匙把门打开,有一个多月没来了,家具上积了一层薄灰。

拿了扫把把地扫了一遍,又拿着鸡毛掸子把灰掸了掸。

一边打扫,一边在心里想着这屋子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过年了,也不知道他如今过得好不好?

第517章 论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梁潇站在门口,一脸好奇地朝屋里张望。她知道锦绣在这边租了一间屋子,只是这还是头一回见到。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锦绣打扫完屋子,叫上在屋里四处打量的梁潇,出门挂了锁离开。

赵小容在厨房里看着对面的动静,转头问方婶儿:“妈,锦绣又不住在这儿,干啥花钱把对面的房子租下来?”

方婶儿听她这么一说,转头往对面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锦绣锁了门出来。

叹了口气,摇摇头:“这孩子还是放不下啊。”

赵小容看着锦绣和梁潇走出四合院大门,问到:“那个顾团长吗?锦绣都跟他分手一年多了,怎么还放不下?”

方婶儿一边手脚麻利地把锅里的东西捞起来,一边说到:“锦绣那丫头长情,最是重情义,咱们这不过平日里关系好些的邻居朋友她都这么帮着挂牵着,又何况是她一直放在心窝子里的人?唉,可惜了,那么般配的一对儿,就这么有缘无分的错过了,想想都替锦绣心疼。”

赵小容说到:“妈,这门当户对真那么重要吗?”她对锦绣的事知道的不多,只隐约明白好像是因为那个顾团长家的人嫌弃锦绣的出身。

方婶儿点点头:“这自古以来,婚姻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的说法。这两家的地位差得太多,麻烦也就多。总有高的那方嫌弃低的那方,低的那方觉得配不上高的那方。再有外人说些闲话,这日子呀也就别想消停。”

赵小容有些不服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