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部分 (第1/4页)

虽然知道这很正常,但锦绣还是不喜欢,太虚伪了,尽管这些人脸上挂着笑,可她依然能感觉到,那些人眼里的嫉妒。

所以,她也只是礼貌地跟打招呼的人笑着点了点头。

张招娣母子三人在东风路上住了一年多的时间,跟附近的邻居倒是处得挺熟。可奈何张招娣把前尘往事忘了个一干二净,人家跟她打招呼,她都是一脸茫然,然后冲人家笑笑。

至于梁潇,她一直都不大喜欢这些嫌贫爱富的邻居们,之前在这里住的时候她都不怎么搭理这些人,更何况走了一年多,早就记不住这些人叫啥了。所以就只顾着走自己的路,目不斜视。

这些邻居也挺有意思,当着锦绣一家的面,热情得不行。等人家走远了之后,又一脸酸相地撇撇嘴:“真当自己发了大财不是,摆什么老爷太太的谱?”

“以前看着张招娣还挺老实,没想到去了省城一年多,回来就装不认识人了。真把自己当省城人了?也不怕人笑话。这人啊,注定是个泥腿子,就掩不住身上的那股子泥腥味儿。”

第804章 见故人

锦绣虽然没听到那些人的话,但大概也能猜得到那些人的想法。

不过就是羡慕嫉妒罢了。

如果他们一家在省城过得很不如意,回来时凄惨落魄,这些邻居只怕连正眼都不会瞧他们一眼。

恨人有,笑人无,世间常情。

所以,她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人心里怎么想。反正又不会跟他们有什么来往,在乎别人那么多想法做什么。

锦绣心里坏坏地想,看着这些人心里明明嫉妒的要死,却还是要装着一脸热情的样子跟他们打招呼的样子,这感觉还挺不错的。

早饭过后,杨村长夫妻两便回去了。他们出来有一段时间了,家里还养着鸡鸭,地里还有庄稼,不回去看看,心里总是不放心的。

上半年的时候,就已经分了田地了,锦绣和张招娣母子三人名下的田地都让杨村长两口子种着。

锦绣的户口在杨柳村,当初张招娣离婚时,户口是办在锦绣这里的,所以分田地时,是按户口本分的,张招娣母子的田地都分在杨柳村这边。

杨村长两口子也没打算一直在乡下种地,他们这趟去省城,一是为了参加锦绣的订婚礼,二是准备去省城做个什么小生意。光靠着地里那点子收成,想要还锦绣的那五千块钱,猴年马月才能还清啊。

所以两口子便决定了,他们去省城租个门面,如今政策好了,做个早餐生意什么的,怎么也比在乡下种地强。左右锦绣现在不急着要他们还钱,他们就先厚着脸皮再多欠一段时间,手里攒下的这点钱就能当本钱了。

锦绣对他们的这个决定特别的支持,跟他们保证,只要他们来省城,一定会帮他们找个位置好的门面。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打算,眼下也不着急。

杨村长夫妻两走了之后,大家又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又去买了米面粮油回来。

虽然回来住不了几天,但总得生火做饭吧。

这些事,都交给张招娣和梁潇去办了。

锦绣正忙着跟顾年华去部队呢。

顾年华是从l市的部队出去的,虽然如今编制不在这里了,但这里是他待了十年的地方,感情自然是深厚的。如今回来了,他肯定要回去看一看自己的那些战友。

部队没多大变化,跟顾年华走的时候差不多,只是守门站岗的士兵们却是换了个遍。

在门口登记了,又等了好半天,才看到季政委一脸激动地赶来,后面跟着几个顾年华都认识的人。

季政委拿拳头在顾年华的胸口上砸了砸:“好小子,真是你啊。没死在战场上啊?”

锦绣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问候方式,真特别。

顾年华也同样在季政委的胸口上砸了两下:“你都还活得好好的,我怎么可能会死?毕竟我比你年轻不少,要死也是你走前面。”

锦绣:……好吧,这两人的问候方式,不遑多让。

季政委哈哈大笑:“你小子还是那么嘴欠。”转头看了锦绣一眼,挑了挑眉:“咦,你们还在一起啊?张同志,你还没跟他掰了啊?”

当初顾年华被紧急调走的时候,他是知道原因的,但那时候上面下了命令,不让他对外透露,所以只能隐瞒下来。

当时锦绣来部队找过他两回,他也只能借口说顾年华执行任务还没回来。心里却是挺替人家姑娘觉得不值的,嫌人家出身不好,早干什么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