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1/4页)

叔侄俩摒弃前嫌,气氛就和睦多了,中午停下休息,王宴很不在意的掏出一块干硬的饼子,就着才烧开的热水啃。

这让正打算让人去打猎做饭的王骥浑身一僵。

王宴哼了一声,从包袱里掏出一个大圆饼塞给他,道:“赶紧吃,吃完了上路。”

即便一直在外游学,王骥也从没吃过这样的干粮,差点把嗓子给噎下去。

王宴忍不住嘲笑,“瞧你那样,一看就是没吃过苦的,我就看不得你们这样,好似会读几本书便多聪明能干似的,却连时间便是生命都不懂,不知道现在江陵正乱着吗,还打猎烤肉,你咋不想着在这先歇个午觉再走?”

王骥闭眼,抄起杯子灌了一口水,这才把干饼咽下去,他含着泪道:“小叔,你也是读书人出身啊。”

“我不是,”王宴拒绝成为他们同类,面不改色的道:“我是行伍出身,当年要不是家里死命拦着,我现在可能都是大将军了。”

王骥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当年你才十四,跟条瘦竹竿似的,到了军中只怕连命都保不住。

跟王宴只相差六岁的王骥对当年的事也记忆颇深。

他悲愤的咬了一口饼,使劲儿的咽了下去。

跟王宴一起赶路,基本上跟安逸无缘了,一行人日夜兼程,不到七天就到了江陵,王骥不仅瘦了一圈,脸上胡子拉碴,头发也有些散乱,跟他一向的风流飘逸相去甚远。

相比之下,他小叔就要显得干练许多,明明日子是一块过的,他怎么就这么狼狈呢?

第三百二十七章 护身符

王宴不理他侄子,拿了函书和官印就去找赵捷,江陵被攻下后,梁国这边的民政是由军队一起管的,王宴得从赵捷手里接过权柄。

王骥亦步亦趋的跟着他,提醒道:“林赵两家不和,您可别在他面前提林郡主。”

“咦,他们两家不是亲戚?”

“闹翻了,”虽然到现在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会闹翻,“去年入冬前还族对族的斗了一番,赵氏落败,所以现在肯定甚恨林郡主,您要想顺利就别提她。”

王宴便哼了一声道:“连个女人都斗不过,赵捷也不咋地。”

王骥默默地看了他小叔一眼。

王宴嘴上是这么说,却在心里将林清婉的地位又拔高了一筹,他虽未与赵捷打过交道,却也是知道他的。

林清婉能做到他堂哥做不到的事也就罢了,竟然还能斗败手握兵权的赵捷,那就不是普通的女子了。

再想到先前给他的那封信中隐含的歉意,王宴心中更是不敢小觑。

林清婉给他的信中虽没有明确的道歉,却通篇都是饱含歉意,反正他看得心情挺舒爽的,别说他本来就乐意来江陵,就是不乐意来,看了信后也没多少抵触情绪了。

何况林清婉为了他来江陵,不仅把他侄儿送了过来帮忙,还提点了能帮他的好几个人,更是把招揽姚时这样的功劳送他。

那信里可没有一丝要居功的意思。

这份周道和心胸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姚时之才仅次于姬元,若能招揽到他,那他不仅能在履历上添上一笔,只怕陛下那里都要留下深刻印象了。

王宴嘴角微翘,待看到站在府门口迎接的赵捷时笑容更盛,他一副世家子的模样热情上前,“可是赵将军?”

赵捷抱拳微笑,“正是在下,我等可是早盼着王大人来了,快里面请。”

王骥瞥了他人模人样的小叔一眼,默默地跟上。

赵捷好奇的看了他一眼,“这位是?”

“哦,这是家中小侄,在家中无事,来帮我跑跑腿儿的。”

赵捷瞥了一眼形容狼狈的王骥,笑着收回目光,以为他只是王家旁支,来给王宴跑腿的。

现在楚梁的边境线又拉长了,而江陵这边的情况要比较复杂一点,陈象不比他人,他桀骜得很,近日正派人挑衅梁军,想要挑起战事。

赵捷道:“我看他是想把整个江陵都吞下去,而他那边有姚时等人,近日来不断向这边散发流言,百姓们人心浮动,总觉得楚国那边更好。”

赵捷叹气,“可惜了,当时林郡主就不该把姚时放走,他在江陵百姓中威望甚高,因他在楚国那边,陈象那边很占优势。”

王宴也叹气,“当时要是赵将军先一步攻下江陵的皇城就好了,那样坐拥姚时这些人才的便是我们梁国了。”

赵捷一噎,抬头认真的看向王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