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 (第1/4页)

可他现在身边能用的人很少,那就有可能是找外援了,他眼睛微亮,一拍掌道:“郡主,我小叔肯定会想办法告诉陛下赵捷可能不忠。”

“江陵全是赵捷的人,他怎么通知陛下?”

王骥对江陵的情况更了解,几乎瞬间就想到了别驾和长司,“我小叔刚收服了别驾和长司,他们皆是江陵本地人,我小叔可能会说服他们。”

林清婉就若有所思的道:“从刺史府可以向朝廷递转加急文书,五百里加急以上便不用过六部,直接递送给陛下。但这加急不加密,赵捷只怕会知道。”

那就是八百里加急了。

林清婉暗算了一下时间,眼睛微亮,要真是八百里加急,那陛下早就收到信了,现在估计人都在路上了。

她忍不住来回走动,心绪翻动。

若是这样,倒是递出那些证据的好时机。

林清婉捏着拳头,呼出了一口气,一回头就对上了王骥巴巴的眼睛,她不由一顿,这人怎么还在这儿?

林清婉回过神来,对他笑道:“你先回去休息吧,照你那么说,你小叔聪明得很,现在应该是安全的。”

“钟将军那里……”

林清婉想了想道:“你放心,我一会儿再让人给卢都护去一封信,即便是钟将军那边抽不出人手,卢都护也会派人去的。”

毕竟王宴可是帮了她一个大忙,而此事一半是因她而起。

赵捷可是卢真的手下,他那里还有卢家军的一部分呢,即便他们更听赵捷的话,卢真也未必就愿意放弃他们。

王骥松了一口气,这才起身告辞。

林清婉见他摇摇欲坠的模样,连忙让人亲自送他回去,“暂时别住客栈了,也住在林府的客院里吧,正好与姚先生他们做伴儿。”

又对扶着他的护卫道:“告诉姚先生,明日我上门拜访。”

江陵的情况,只怕姚时知道的比王骥还要多,她得去请教一番。

护卫护送王骥离开,易寒这才问道:“郡主,那些证据您要亲自递送给陛下吗?”

林清婉颔首,冷笑道:“当然,这个就不用假他人之手了,反正这两年林赵两家的恩怨闹得人尽皆知,我搜集对方叛国的证据也说得过去。”

“可若是斩草不除根,以后只怕赵家会找上门来。”

林清婉就蹙眉道:“难道这个还要遮遮掩掩不成?就算我不亲自递送,这事也瞒不过人,外人仔细一打听便能知道。”

“我可以亲自入京,代郡主将东西交给大理寺卿,这样谁也不知道。”

这可是灭家大仇,赵氏的人中但凡走脱一个,未来便会以林氏为仇,易寒不想主子冒这个风险。

林清婉沉思。

她倒是不怕自己背这个险,可她要是没了,承接这个仇恨的就是林玉滨了。

她沉吟道:“此事不急,等等江陵那边的情况再说。”

易寒应下,却已经开始叫底下的人准备,不论林清婉决定是不是亲自递送证据,都需要他们这些护卫上京。

而且一动身必得日夜兼程,所以还是先休息好,当然锻炼也不能落下。

此时,赵捷还什么都不知道,江陵正处于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不过梁帝的后续应对政策却慢慢到位了。

先是有公文快马送到,说为解决两国纷争,已决定出使楚国的四皇子会改道江陵同楚国君臣商议停战事宜,着令赵捷和刺史府做好接待工作,并克制脾气,约束士兵,不得主动挑衅楚军。

赵捷接了公文,并没有多想,一是四皇子出使楚国是正月里便定下的,二是公文的要求合情合理,他是知道朝廷和皇帝不想打仗的,至少不想在这两年再打仗。

随后,按理应该送来的四月粮草没送到,他反而收到了筹措粮草受限的消息。

他这里的粮草一般会提前半个月送达,以往也偶有延误,却不会直接通知没有筹措到。

但公文上的理由很合理,说是正值青黄不接之时,筹措军粮有些困难,困难会延误十天左右,让他做好准备。

赵捷找来后勤一问,知道粮草再撑二十天都不成问题,放心了。

可是没两天他便收到命令,为防备楚军,皇帝从钟如英和卢真处各调了一支军队来援,赵捷这才察觉不对。

除了一开始两军互相推搡群殴外,他们没再发生过冲突,他虽向上报告了,可这是边界,这样的冲突本就是常事。

有哪一次还没大规模攻城就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