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的大锅饭时代就慢慢地熄了火,这小王村倒是走到了前边儿,隐隐有了各家自己开伙的节奏。

吴大妈做鱼有一手,鱼一下锅,煎得两面金黄,两下就铲了起来,又重新下了点油,抹匀了锅面儿,下姜葱碎煸香,倒入煎好的鱼段,然后加了点豆瓣酱快速翻炒,然后加小半碗水加盖焖煮了几分钟。

等到那锅盖一揭开,鱼的香味就扑鼻而来,汁收得差不多时,又倒了点青辣椒和葱叶,翻匀,盖上锅盖,把灶里的柴火退出来,放到灰槽里,利用热气将红椒焖至汁干后才盛进了土碗里。

鱼一起锅,大媳妇儿就闻着味儿来了,直接伸手拿了一块鱼就放进嘴里,一边吃一边说烫死了。

王红梅脸色不好看,嘴巴动了动,终究是忍了下来,没吱声儿。

林小满撇了撇嘴,心中腹诽道:“刚起锅的鱼块,还在灶头上你就来吃了,不烫你烫谁?”

接连吃了两块之后,大媳妇儿又的手又伸向碗里。

吴大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小声地对大媳妇儿说:“好歹家里有客哩,一会儿上桌子再吃啊。

哦,对了,我这缸里的米就剩小半碗了,你拿斗碗去你屋里给我撮一碗过来。”

大媳妇儿翻了个白眼说:“妈,我那边的米也不多了,苗苗和红红吃得多,要不,你去隔壁马大婶家借点米回来招待客人吧?

反正马大婶是个孤寡老人,队里每年都照顾她,白给她贴一份工分,左邻右舍缺啥了,都爱去她家里借,我们家还没去借过呢,太吃亏了。”

“马大婶的男人可是死在战场上的革命老兵,队里照顾她是应该的。

左邻右舍去占她便宜,那是左邻右舍,妈心善,平时也没少帮马大婶挑水砍柴,你怎么能让唆使妈去占马大婶便宜呢?

队里不是刚分了口粮吗,全存在你屋呢,苗苗和红红才三岁,再能吃能吃得了多少?

妈只是叫你撮一碗米过来,你就推三阻四的,这还是当着我和客人的面就这样,平时没人的时候,还不知道啥表现呢…

我是个出嫁的女儿,我哥不成器,你呆在我们老王家,觉得委曲,我平时都忍着你让着你,我贴补家里的米票面票,全都落到你手里了,我也没吱过声。

今天你当着客人的面,还这么不落窖,是不是太欺负人了?”

王红梅一直都没作声,现在看到自家大嫂说出这么不通情理的话来,心头一堵鬼火就冒了起来,气愤无比地把心里话全都说了出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八十二章 反常(五更)

“你还好意思说贴补家里,你有多久没往家里拿米票面票和烟票了?

你大哥出了事,你一个亲妹妹不跑腿不出力,我求到你男人面前了,你也不帮我说话。

你嫁了个军官,你牛皮,你了不起啊!那么多兵架着我,把我丢出了营区,你就站在一旁,干看热闹!

我男人进牢里了,我还苦巴巴地呆在你老王家图个什么?还不是想把孩子拉拔大,有个盼头。

家里没有了男人,两个老的又没啥劳气,挣来的工分,只够喝点稀饭。

你哥出事的时候你不出力,可是这家里的老娘老汉你有份吧?你不该拿米面回来养活啊?

你这回拿了多少米票面票回来?”

王家大媳妇儿噼里啪啦发了一通邪火,弯酸完王红梅之后,她突然又想到了米票面票,脸色立马变了变,又一边说,一边眼热地瞅着王红梅。

听到米票面票四个字,王红梅的眼里闪过一丝窘迫。

她在万家的日子也难过,米票面票和万峰的津贴,早已经不过她的手了,她哪里还能抠出一部分拿回娘家。

“哟哟哟,看样子,是空着手回来的啊?

空手回来的,走的时候还得大包小包的拿哇?

你这女儿当得可真是取笑哒,明晓得老娘老汉儿穷得裤儿都没得穿了,还要回来吃喝拿?

自己回来就不说了,还要带个拖斗空嘴回来?

还说客人,吃客撒?

想让我打米过来煮饭,供你这两吃客?王红梅,我告诉你,你打错主意了。”

王家大媳妇儿见没好处可捞,打了个转又走了。

王红梅气得脸部充血,额头青筋直冒。

吴大妈见着不对,使劲抱着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