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我要去见大都督,”步儿示意鲁淑与自己同行,“在营地里建这样的房子可真不容易,咱们得向大都督道谢才是。”

听上去顺理成章,但鲁淑总觉得步儿此去另有目的,但步儿不说,无论怎么询问她都不会开口,只得闷闷的跟随在她身侧走向大帐。

得到传唤,步儿与鲁淑并肩走进大帐,大帐内只摆放了一张帅案,连椅子都没有。帅案左侧悬挂着巨大的羊皮地图,看周瑜用朱砂在羊皮地图上画了无数的圈,最大的圈便是荆襄九郡。

听到咳嗽声,埋头查看卷宗的周瑜抬起首,一见步儿,便露出淡笑,“步儿,你的病好些了吗?”

“没有,”步儿摇了摇头,将两个果子放在帅案之上,“大都督,你想到怎么破曹了吗?”

“暂时还没有,”周瑜伸手拿起一个果子,“步儿有什么好的计谋吗?”

“没有,”步儿又摇了摇头,退到一旁,“我虽然参加过官渡之战,但是却不懂谋略,只是郭先生战后曾对我和冲弟说过,官渡之战最重要的转折点便是丞相火烧了乌巢,袁绍失去了粮草。便动摇了根本,我至今还记得,郭先生说粮草是军队的根本,没有了粮,军队的心便涣散了。”

谈笑片刻,步儿满头大汗,便告辞出了大帐,临走前,鲁淑看见周瑜若有所思,心中一动,已然猜到步儿的企图,心中惊骇莫明,却不敢一语道破,回到土屋中,鲁淑看步儿缓缓坐下,这才压低了声音,“步儿,你适才在暗示大都督命孔明先生去烧丞相的粮草?”

“嗯,”步儿点了点头,“既然大都督对孔明先生心有罅隙,爹爹在他们两人之中疲于奔命,我让他们把矛盾公开,爹爹就不用再两头受气。”

果真是这样吗?鲁淑满心的疑惑,他隐约觉得步儿这般做的原因并非如她所说那般简单,也许还有什么是她不愿意说出口的。

静坐片刻,周瑜高声道:“吕蒙,去请孔明先生。”

匆匆换了衣袍,诸葛亮跟随在吕蒙身后走向大帐,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猜想周瑜召见自己的原因,直到大帐外,都未猜到,只得随遇而安。

见礼坐下,诸葛亮还未开口寒暄,周瑜已经开门见山,“孔明,当年曹兵少,而袁绍的兵多,两军于白马、官渡对战,曹操用了什么样的计谋大破袁军?孔明所读的兵书汗牛充栋,深通兵法,必然知道其祥,我今要寻一策尽速结束战事,还请孔明赐教。”

心中一动,已然猜到周瑜之计,若此时自己说无终南捷径,定然会被他陷以军法,长眉微轩,轻摇羽扇,“那是因为曹操采纳了许攸的计谋,火烧乌巢,断了袁军的粮道。动摇了袁军的军心,所以曹操一战成功。”

听他侃侃而谈,仿佛并未觉察出自己的计谋,周瑜心中一喜,“孔明所言极是,现在曹操屯兵八十三万于江北,我们只有三万精兵,无法与曹操抗衡,我x思夜想,终想到一计,不如效仿曹操。先断他的粮道,只待曹军军心一乱,我立刻提兵进攻,定然一战功成,我已命甘宁去探知,曹操的粮草尽屯于聚铁山,孔明久居汉上,地理熟知,现在你我主公既然已经结盟,那么孔明何不率领关羽、张飞、赵子龙出战,我拔出两千精兵供孔明指挥,还望孔明尽速赶往聚铁山,斩断曹操的粮道。”

听他说得这般轻而易举,诸葛亮微微一笑,伸手从周瑜手中接过令箭,长身行礼,飘飘然出了大帐,转身看了看大帐右侧的土屋,心中已然知道周瑜之计从何而来,也不挂怀,径自回了自己的居处。

待诸葛亮脚步声尽,鲁肃从帐后快步走出,紧紧皱着眉头,“大都督,想聚铁山乃曹军命脉,必有重兵把守,大都督只予孔明两千人,这不是……。”

“当然是,”周瑜兴奋的站起身,“子敬,孔明此人胸藏乾坤,足抵万人之勇,我早已想杀他,但他好生狡猾,总是寻不到一个机会,你在帐后已经听到,他并未推辞。若他取不下聚铁山,我便要以军法办他,如此行事,旁人必无闲言,”

心下郁闷,回到帐中,却见步儿与鲁淑坐在火边,两人均笑容满面,一见鲁肃,步儿便娇笑着迎上前来,“爹爹,你看……。”

“步儿,”心中挂念孔明,鲁肃顾不得步儿的话未说完,“你随爹爹去见孔明先生可好?”

“发生什么事了吗?”察言观色,想必周瑜已经中计,无论如何,心中总有愧疚,步儿不愿在此时去见诸葛亮,便做出一脸的疑惑,“孔明先生出事了吗?”

“大都督给了他两千人,让他去攻打聚铁山,”鲁肃轻轻的顿足,“这明显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