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然而出乎他的预料,那个烬阳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走上前攀谈,客套了几句后,转而问他:“那可是硫酸铜……不,这可是曾青?”

梅若影手指着瓦锅里的液体。

他学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曾有“曾青利目”一说,言道曾青采集四季皆宜,因为曾青并非植物动物,而是矿物五水硫酸铜。

而在初中学习置换反应时,老师曾说过,“曾青遇铁得铜”,说的就是如果将金属铁浸泡到硫酸铜溶液中,将会将液体中的铜离子换取出来。反应的最后,液体渐渐变成硫酸亚铁溶液,而金属铁将会变成金属铜。而硫酸亚铁,正是他所需要的,可以通过高温生成硫酸的原材料。

璺七叔当时就是一愕……‘硫酸铜’?‘曾青’?他已经许久没有听过这两个名字了,如果不是他对冶炼铸造有着非比寻常的兴趣,如果不是他曾研究过各种各样的上古遗迹和遗物,甚至不曾听说过这个词语。

旁边一名匠人听到烬阳的问题,哈哈地大笑了起来,道:“什么六蒜铜?我还没曾听过铜和大蒜原来是亲戚的。”

“不……”璺七叔挥了挥手,将那人赶去干活儿,回头,带着看出土文物般的眼神看着烬阳。

“怎么?”梅若影也注意到了老头儿怪异的眼神,问道。

“你看过二千年之绥铁氏所留下的古籍?”璺七叔问道。

梅若影一怔,听对方继续说道:“外人并不知道这种冶铜的方法……这绿水是用一种矿石浸泡出来的……这里的工匠们都因那矿物的颜色叫它‘白青’。这两千年来战乱频生,已经几乎没人知道,在两千年之前的盛世,第一个使用这种矿物的圣人绥铁氏,曾将它记为‘硫酸铜’和‘曾青’了。”

梅若影闻言动弹不得。两千年前的绥铁氏,曾将之称为“硫酸铜”?这是什么概念?

简直就好比华佗一出生就断言自己老来是被曹操名人砍死一般神奇。

莫非两千年前,曾有人与他一般,从别的地方穿越而来?

而且两年年前那人对化学也有着独特的爱好?

然而两千年前,已经与他相隔太远,就算知道有人曾穿越,又有何用,他总不能自己抹了脖子,下地狱去和那绥铁氏交流经验吧。

所以最后,梅若影还是恢复了常态,辞别了璺七叔,回到自己的房间。

但是这一次的见闻,也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启发——制作硫酸,不一定要用硫直接燃烧,也可以用金属硫酸盐高温加热。

记得硫酸铜加高温后可以产生氧化铜和二氧化硫气体……既然他忘记了二氧化硫变成三氧化硫的方法,那么有什么矿物加高温后可以直接得到三氧化硫呢?

再度冥思苦想了数夜,其间也受到来于自对他的学识产生了兴趣的璺七叔的打扰数次,还有来自于颜承旧的探望和唠叨,仍然无法打断他的思绪,甚至将《神秘岛》里面几个主人公如何改造荒岛的经历重复了几遍,终于得到了答案……好像……的确是……应该就是叫做硫酸铁的吧?真是不错呢,方便的东西,只要将黄铁矿石高温加热,就可以氧化成硫酸铁了。

想到此处,梅若影得意地仰天大笑三声,于是硫酸铁就在他将炼剑房变成煅铁房的半个月后诞生了。将去掉了炉渣的硫酸铁再度加热,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强酸性气体——三氧化硫。

璺七叔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他是竭力反对将锻炼兵刃的工作停下,反而去做那种不知什么玩意儿的气体的。

但是当他看见从锻造炉接出的管子往水瓶里不断地注入了气体,而后那看似平常的液体竟然能让坚韧无比的上好名兵融化殆尽,无言地沉默,陷入了僵化状态。

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然后当着他手底下的工匠们的面,哭天抢地地喊道:“我的剑哪!”

原来堂主所说的“试剑”竟然是这么个“试”法。早知如此,打死他也不会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递上去,真是……呜乎哀哉!

**********************

三年后。

物是,人亦是。

竹壑坡腰,低陷于地的一间宽敞石室里,梅若影上下寻视了几眼,见满壁的柜格中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药物矿物。

打开一个带锁的小橱柜,里面放着形状各异的瓶瓶罐罐,上面书写着这个世界的人看不懂的字母符号,感觉十分亲切,好似回到了为高考冲刺时常常光顾的化学实验室。

梅若影有些感伤地抚摸着这些瓶瓶罐罐管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