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部分 (第1/4页)

此时地峡上的景象简直让人有种时光倒错的感觉,双方战姬排成整齐的横队开火,像极了拿破仑时代的排枪战斗。

战斗持续了整个白天,伤亡不相上下。

白天的激战结束后,当天晚上第十集团军继续投入部队发动夜袭,夜袭的德军一度占领了一些俄军阵地,但随着黎明到来,俄军用凶猛的反扑把这些阵地又夺了回去。

天亮后德军再次发动攻击,这一次德军得到了德国空军强有力的空中支援,闪电式俯冲轰炸机投下的炸弹接二连三的落在俄军的阵地上,将一个又一个坚固的碉堡掀翻在地面。

但是这一天德军只取得了和少的进展,他们在被俄国人称作“懒癌”哦不“懒海”的沼泽地附近取得了一个嵌入俄军阵地的桥头堡,第五十六军的预备队迅速进入桥头堡加强了防御,顺利的挡住了当晚俄军发动的夜袭。

第二天的晚上情况极度混乱,俄军想要用夜袭拿下白天德军占领的桥头堡,德军则想用夜袭打开局面,结果双方的夜袭部队在夜里碰到了,结果打成了一锅粥,谁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对每个看起来不像是友军的家伙开火。

第三天天亮后,情况才稳定下来,双方也懒得计较晚上打的究竟是友军还是敌军。

第三天俄军开始支持不住了,毕竟德军部队是车轮战,而俄军正忙着防御刺向顿巴斯煤矿区的那把尖刀,能继续增援克里木半岛的军队有限,再加上德国空军不断击沉亚速海上的运输船,让俄军的运输能力大幅度下滑,所以第三天的时候守卫彼列科普地峡的俄军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第四天,俄军开始后撤,第十集团军没能及时发现俄军的动向,在第十集团军开始追击的时候,大部分俄军已经退到了第二道地峡上的防御区。

但是第二道地峡比彼列科普地峡要宽得多,也没那么多难走的沼泽和盐碱地。

八月十五日,第十集团军攻入克里木半岛,随后B集团军群司令部立刻从预备队中抽调了第三十新编装甲师,越过彼列科普地峡加入占领克里木半岛的行动。

八月二十五日,整个克里米亚只剩下东侧的刻赤半岛和西侧的黑海舰队总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两个地方还没有被德军攻克。

第646章 646 一月七日第一更

第十集团军努力攻占克里米亚的同时,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正在乌克兰东部的草原上奔驰。

沿着第聂伯河推进时装甲兵们吃够了河网和城市的苦头,现在一下来到大草原上,简直就像撒了欢一样猛跑——来自罗马尼亚的油料更助长了装甲兵们的热情。

担任攻击尖刀的极限战士师按照装甲群前敌指挥官艾尔温隆美尔少将的指令,绕过了所有哥萨克设防的村镇,仅靠自身燃料全力向前,仅仅一天狂奔两百公里,直接把战车跑坏了一半。但这样做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俄军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个师已经抵达了距离顿涅茨克只有不到二十公里的地方,他们还在不断的把部队调往季米特洛夫和马琳卡等城市,准备依托城镇抵挡德军的攻势。

整个顿涅茨克谁也不知道一支林有德的“近卫军”(俄军就这么称呼带名字而且有特别明显特别夸张的部队徽记的德军装甲部队)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

**

列兵瓦西里正在自己的哨位上打瞌睡,每次他把瞌睡虫赶跑,过不了多久这些坏家伙就会卷土重来。

正当瓦西里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他忽然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

瓦西里打了个激灵,抬起头来寻找声音的来源。

他什么都没看到。

他的哨位设置在一个水塔上,视野极好——准确的说,是正前方视野极好,瓦西里背后就是顿涅茨克的城区,此时的顿巴斯地区远没有像另一个时空那样密集的城市集群,毕竟另一个时空的顿涅茨克州经过苏联长期的建设已经成为苏联重要的军工产业基地,这个时空苏联都不存在,也没有五年计划的重点开发,所以原本属于顿涅茨克州的土地整体面貌和另一个时空差距较大。

但顿涅茨克城却依然有着相当多的工业设施,三四层的楼房数量也不算少,毕竟顿涅茨克周围大量出产煤炭,所以这里理所当然的就成了俄国著名的煤炭城,而一般煤炭城同时也会是炼钢城,然后为煤炭和炼钢产业服务的化学工业也不会少。

因此守住顿涅茨克对俄国来说至关重要,尽管宰相大人的亲信娜塔莉娅认为顿涅茨克可能守不住,但俄军统帅部依然不断向顿涅茨克增兵——万一守住了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