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1/4页)

“五万大军!?”张任闻言挑了挑眉,汉中也是大郡,而且汉中平原也是水土肥沃之地,但饶是如此,张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养出五万大军也有些多了吧?

“可曾知道对方主将是何人?”张任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出声询问道。

“这……信笺上并未说。”骑士仔细的看了一遍竹笺,摇摇头道。

“五万大军!恐是一场大战,命卓膺、高沛二将谨守阆中大营,孟达、杨怀二将于我即刻点兵两万,驰援葭萌。”张任思索片刻后,沉声道。

阆中大军除了要坚固白水、葭萌诸关,更有拱卫成。都之责,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尽出。

“将军!”不一会儿,接到命令的孟达飞快的赶来,对着张任拱手道:“将军,此刻我军,恐怕调不出两万兵马!”

“为何?”张任不解的看向孟达,皱眉问道。

“成。都已有一月未曾调运粮草过来,军中粮草已不足我军一月用度,此时调集两万兵马,军中将再无粮草!”孟达苦笑道。

“那便让涪县开仓,怎会无粮可用?”张任觉得有些可笑,蜀中天府之国,钱粮广盛,第一次听说蜀中缺粮。

“日前已经去过了,再三催促,那涪县令也不肯开仓,只称无粮。”孟达摇了摇头道。

“可恨!”张任闻言不禁大怒,眼看着兵临城下,却无粮可调,空有五万大军,却因粮草不足无法调动,难不成还要眼看着汉中兵马攻破葭萌打进来?

想了想,张任沉声道:“这样,先调一万兵马,命卓膺与高沛快马前往成。都请主公尽快拨粮!”

有葭萌关,一万兵马再加上葭萌关驻军,应该可以顶住一段时间,只希望刘璋那里的粮草能尽快运来。

第一百六十四章 义军

绵竹关,原本因为对刘璋彻底失望,准备离开蜀中,前往长安一行的张松与大批流民一起,被挡在了绵竹关外,据说汉中出现大批敌军,从葭萌关往南,沿途各处已经尽数戒严。

汉中?张鲁?

这个时候汉中出兵,是否太过巧合了一些?如此一来,岂非代表着就算秦家在蜀中买到了粮食,也不可能运到长安,但张松分明记得,就在大概十天前左右,秦家还不断往外运输粮食,这些粮食……

心中陡然想到一个可怕的念头,若真是如此的话,那这一切,分明是有人在背后策划!

下意识的,张松扭头就想回成。都,只是走了几步,却反应过来,自己都被刘璋乱棍给撵出来了,何必再为他担忧?

对于刘璋,张松是彻底失望了。

昏庸、无能、见小利而忘义,真遇到大事,却反而没了决断,想到当初刘晔邀他辅佐刘璋,张松心中就颇不痛快,这种烂泥,哪里扶得起来?

想通了这些之后,张松也不回去了,在绵竹关附近找了个村落住下,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幕后布局。

张鲁的本事,张松是知道的,先不说有没有这么大能耐,更没这么大的气魄,至于张鲁帐下,阎圃倒是有几分才干,但也只是有些才干而已,这么大的局,可不是一日之功,甚至那秦雍也颇为可疑。

想到秦雍,张松渐渐眯起了眼睛,一个豪商,一开始他倒是没有怎么在意,但此刻想起来,却颇不寻常。

秦雍能够发家致富,说白了,靠的就是跟朝廷皇家商行的关系,自秦雍回来两年的时间,不知有多少世家或明或暗想要通过秦雍这条线与皇家商行搭上关系,从而自秦雍手中将皇家商行在益州的……怎么说来的,分销权!

但两年的时间,竟然没有一家能够成功,这本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论底蕴,论人脉,论商路,秦雍一个庶出子,还是被秦家扫地出门的那种,凭什么跟蜀中一众豪强世家相比?

以前身在局中,而且这些事情,也轮不上他插手,再加上骨子里对商业的厌恶,让张松并没有去往这方面想,但如今,脱离了蜀中这个樊笼之后,跳出局外,不必理会那些勾心斗角,回头再来看这些事情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变得明朗起来了。

这秦雍与朝廷定然有联系,甚至很可能就是朝廷的人,不过如此一来的话,汉中突然出兵,而且卡在这个时候,就值得玩味了。

“先生要在这里居住?”村落中,一名老丈疑惑的看着张松,不解道。

“不错,因为这绵竹关封了,道路不通,想在此等候些许时日,待绵竹关通了再走,老丈放心,钱不会少。”张松回过神来,看着眼前一脸谦卑的老者,一张臭脸挤出几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