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 (第1/4页)

人敢站出来说什么。

不过司马八达,七达皆死,唯独仲达,在徐州安插的暗卫得到了剪除司马懿的命令之后,就再没了音讯,甚至安插在徐州的暗桩也被不断拔除,同时朝廷暗卫的消息不知被何人传给了孙家,然后就是江东的暗卫也在不断被拔除,幸好李儒回朝,被刘协用来专门负责此事,改变了以往的传讯以及潜伏手段,才重新恢复了平静,但安插在两大诸侯身边的暗卫,却是十不存一,令刘协很难再获取两大诸侯的秘密。

“几乎是在孙策破城的当天,陈突然向曹操请降,而且下邳、广陵二郡毫无风浪,那两郡官员,仿佛早已倒戈了曹操一般,令曹操凭空得了下邳、广陵的五万大军。”阎象凝重道。

“那陶谦二子呢?”刘协皱眉道,当初陶谦二子频繁走动,大有夺权之势,陈出让徐州,当初陶谦可是被曹操生生给必死的,于公于私,这两人都没理由不闹腾啊。

“被陈枭了首级,送于曹操。”阎象苦笑道,事实上,在事发之前,他也以为会有一场政变,谁知这二人太没用,轻易便被陈给收拾了。

“这老头,都是够狠。”刘协点了点头,徐州能如此顺利被曹操接收,一是因为陈登之死,但最重要的怕是来自朝廷的原因,徐州世家能够感受到朝廷的威胁,是以才在朝廷的压力下,徐州世家在陈的调和下,选择了依附曹操,这也是世家的神奇之处,只要世家答应了,两个郡的地盘,说归附就归附,没有丝毫不良症状,不像刘协,收复一个冀州,都得准备三年。

“不止如此,在归附曹操的同时,徐州大将项央自东陵亭跨江攻占丹徒,进占曲阿,似乎有意染指江东。”郭嘉微笑着给刘协来了颗重磅炸弹。

“有意思!”刘协冷笑道:“看来曹操是想拿下江东,作为依仗,看来也是时候将冀州消化了。”

第一百零二章 冀州乱

时隔两年,虽然天下格局风云变幻,汝南袁氏以及徐州陈氏这两路诸侯终究被吞并,但北方格局,却未曾有什么变化。

这两年来,因为袁绍在河间屯兵的缘故,吕布没有继续攻略幽州,时不时地带着人在草原上溜一圈,将辽西以北的草原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一般,而袁绍,经过两年前那一场败仗,老实了许多,龟缩在邺城,发展民生,整顿军备,颇有些卧薪尝胆的意思。

而对于朝廷来说,从兴平四年开始,县学就已经开张,到如今,第一批学子已经获得了县学的认可,在朝廷的征调下,被调往洛阳,也有一部分选择了前往长安讲武堂或是洛阳书院继续研究更深入的学问,同时还会教授县学的课业,按照刘协的想法,时机成熟之后,县学中三年之后的课程会被单独分出来,组成郡学、州学,最后才是长安讲武堂以及洛阳书院这两座书院,不过眼下显然还不够。

乡学加上县学的完善,就足足耗费了五年的时间,要想将整个教育体系完全竖立起来,至少还得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

这第一批自县学中走出来的学子,应付眼下的局势已经足够,各县县学中毕业的学子,足足有七千人,听起来挺多,但这其中,有研究工业方向的,也有农业方向的,还有商业、纯粹学术研究的学者,大都是加入工部或是皇家商行、农部,真正能够管理一地的,只有一千七百人左右。

但对刘协来说,这些人,已经足够他将冀州和幽州平定了。

四月初,刘协亲自带着这些学子渡河,花了十天时间抵达黎阳。

“袁绍最近很规矩吗。”看着黄忠交上来的情报,刘协笑着摇了摇头,这两年来,袁绍似乎内敛了不少,没了以往的浮躁,稳抓稳打,步步为营,修养民生,整顿军备,冀州世家要人出任,要力出力,将整个冀州,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

“只需陛下一声令下,末将保证,一月之内,必破邺城!”黄忠昂然道。

“无需如此麻烦。”刘协摆了摆手,笑道:“冀州,本就是朕的囊中之物,怎可以兵戈破之,无端令生灵涂炭,给朕传令各部,接收城池便可,就先从……渤海开始吧!”

“呃……”黄忠微微一怔,却不知道刘协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只得点头。

四月中旬,关羽自平原出兵,兵进渤海,袁绍急调牵召率军前往地域关羽,然而,不等牵召兵至,渤海境内,大批商人造反,纠集仆从护卫,汇聚一处,开门献城,关羽几乎就如刘协所说的那般,是一路接收城池,一直到收到南皮,不过半月,也是沮授率领着河间军及时赶到,控制了城池,才没有让关羽的部队长驱直入河间,但饶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