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 (第1/4页)

轻易不会被别人给攻破心房,也是她在国外经历这么多,却回来后迅速的投入新的生活,依然叫嚣在贵女圈的心态使然。

就能看出来她的另一种强悍了。

所以苏筠用这么澄澈的古琴音来攻防她是不容易。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魏慕岚虽然在音乐上也就止步于此,可是毕竟也算是有天分的人。

她能听得懂古琴的。

毕竟音乐是无国界的,只是不同表现形式的修心。

攻琴如参禅,还是要看苏筠的琴声是不是有岁月的瞥然省悟在里面,能触动魏慕岚心底的弦。

那根弦是什么,只有魏慕岚自己知道。”

范闲之想想他的话,赞同的点头:“的确,宋代琴人玉涧先生认为悟道琴心,无所不通。

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吧。”

两人暂停了对话,看到苏筠左手在琴徽处轻点一下,右手同时弹弦,这是一个很漂亮的泛音。

音色清越,弹时苏筠左手细白如捷翅浮花,又如蜻蜓点水,出音泠泠然仿佛天籁,接着是一个散音,左手轻抚不按,右手弹空弦,音色恢宏,余韵悠长。

范闲之听着这开篇音色,点头又摇头。

“果然是好琴啊”。

眼中已经有很深的向往色。

摇头道:“苏妹妹这几声弹音就知道她手底下的琴艺不差。

可是错在选错了曲子啊。

古琴养君中和之正性,《太古遗音》说琴者,禁也。

禁诸邪而存正,故琴为圣贤之乐。

琴道经世致用,以端正人的行为,净化人性。

这就使得古琴曲大多数都是正直和雅的曲风,音色上的泛音,散音,按音也脱不开儒家的天地人和思想。

苏妹妹选的这首曲子我听着这开篇音就能想到这是首恬淡平雅,娴静韵致,圆润细腻的曲子,在这样的时候,美则美矣。

可是就如同春风和日,意趣缅渺的古琴和悲烈凄吼,幽幽诉说的的二胡音对比。

一个是娴雅趣一个是悲伤心,你说哪个能打动人心,感动流泪?

古琴也有几首悲伤的曲子,我知道的有《鹤在梁》和《塞上霜》都挺悲的。

所以说到这我就是说了嘛,你还坐在这,不赶紧去给你媳妇做军师指导啊”。

范闲之似乎是不能想象这么好的古琴万一输给了西方的钢琴,简直让他不能接受。

就推了下唐亦东。

虽然知道现在已经开场了,还是有点着急。

“听下去再说吧”。

唐亦东靠在椅背上,对范闲之的着急,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那个丫头最擅长的是给人惊喜。

看着她,仿佛有一种时时意想不到的乐趣。

不说这边范闲之两人的对话,在场的都是大世家。

多是懂得这些文人雅趣。

虽然不如范闲之对古琴的研究,此时听到苏筠这开篇的泛音。

徐家老爷子也是点头赞道:“苏家不愧是书香门第传承下来的家族。

《礼记·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开篇泛音和雅清澈,可知这小女娃心性敦厚温和,在古琴道上也算是摸到了开篇三味。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么一对比,你家三孙女到底是落了下乘。

到底是国外洋人的东西,显得浅薄,不如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高雅修心道。

只是从外面回来的女孩子,在古琴上就有这样的造诣了。

又是个年轻的女孩子,真是不错。”

徐家老爷子旁边坐的是魏慕岚的爷爷,听到他这么说,魏成炳也说不出其他的话来。

因为他听得似懂非懂。

他也知道是京城他们这些年纪大的老爷子对于国粹传统的东西,本身就有一种偏爱。

因此,在心里已经先是对自己家孙女有意见,偏向了苏家女娃身上去了。

魏成炳想着这个孙女在国外的事情,心里面此时也是生气,想着回去就把她给禁足,省得不知道天高地厚。

苏筠开篇的古琴曲调圆润古朴,疏朗淡泊,正使大厅里的人感觉到去除繁华喧闹,渐入静镜。

当然是除了魏慕岚,她看到其他人的表情,心里不屑,撇嘴想着,如果苏筠以为这样自以为静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