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边说,林雅萍边给任老太太重新扶回专柜,冲售货员眨了眨眼睛,让把羽绒服给赶快包上。

而一直旁观的江男,看那婆媳俩的背影,有点百感交集。

说实话,别看任大娘现在摆出架势好像不喜她,但她还是从心眼里往外的喜欢、欣赏林雅萍。

不为别的,就冲刚才一到,任大娘就给她特意叫进来,别的没等说呢,先嘱咐她,让进商场打配合,让她先跑到专柜里给服务员塞钱,帮忙把钱垫上。

嘱咐说:一会儿任奶奶来了,就让售货员说那棉袄是五十块钱,实际上,打完折还四百多呢。

估计任大娘觉得那衣服不买,才不合适。

这样的儿媳,江男以主持那么多年情感节目的经验来看,真挺难得的,能不欣赏嘛。

这感受,也使她此刻又成了“江阿姨”,又想起老本行,做金牌主播时听到的种种。

要知道大多数的儿媳妇,都是恨不得让人知道给婆婆买东西花了多少钱,恨不得往贵了说,让婆家人领情。

也只有亲女儿,才能做到又想让老人穿得好,又会顾虑到让老人别知道价格别有心理负担。

可任大娘是个例外,例外的难得。

她想,黑暗系的人如果听说这事,甚至会嗤之以鼻评价一句:假的吧,图婆婆点啥吧,婆家有本事吧,婆婆不是妈,快拉倒吧,面儿上事,羊肉贴不到狗肉身上。

实际上,就看女人有没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难怪任大爷对大娘掏心掏肺。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情商?所谓的女人不用太聪明,只要懂得放下某些小心思,钱上多花点儿,情上丈夫补,不用装,丈夫不瞎、丈夫心里有数。

江男真心觉得,今天的一幕,莫名其妙的给了她些期待婚姻的正能量。

任老太太看了眼装羽绒服的兜子,想继续絮叨几句,一抬眼拍下脑门,瞧她这个不中用劲,忘了江男了,从见面就没好好说两句。

“丫头,听说和我滔滔现在在一个高中呢?”

江男笑眯眯的:“嗯那,奶奶,您不知道吧,我滔滔哥还是我们学校最厉害的学生呢,就是我才转过去,他就要去念大学了,奶奶,您放心,他一定给您拿回状元,您高不高兴?”

“是嘛,状元郎,那可怪老好的,哈哈,高兴,就是得回家等信儿了,家里有点事儿,哎呦,要是状元郎可得放放炮,大喜事。”

可见,老太太特喜欢聆听这个话题。

几个女人买完东西往外走。

任姑姑特意落后几步,就这,她也能听到老娘在邀请江男说:“丫头,下晚跟我们一起吃饭呗?”

那小胖姑娘回:“不了,奶奶,等您下回来的,咱都一个小区住着,有的是机会再见面,我舅舅和我弟弟还在大门口等我呢,我们有事,要去别的地方。”

任姑姑用胳膊碰了碰林雅萍,小小声打听问:“一个小区的啊,那孩子牙上戴的是啥?怎么瞧着那么别扭。”

“牙套,矫正牙齿的,她牙不好,打小就爱吃糖,长大了,那牙长的不好看,她妈就领她戴上牙箍了,这玩意得趁着岁数小戴。”

“啊,还有这东西呢。那她父母,四嫂,你和我哥都认识啊,看来挺熟?”

林雅萍懒得一语双关,关键她跟这小姑子关系好。

这位是她家任建国下面的妹妹,老任家最小、也是唯一的姑娘。

每次他们三口人回老家,都不住几个嫂子家,也不住老头老太太那,因为老头老太太跟任老大一起过。

专门住这小姑子家,所以也没瞒着,脱口而出道:“熟着呢,你四哥和你侄子都喜欢这丫头。”

“啊?是嘛!”

“是不是,说什么都太早,我一寻思就闹心。”

“看来你不喜欢。”

“胡说,我车都借了,你看我舍得借别人吗?她给我开出上千里地,我那是新车!就是岁数小,才哪到哪。”

任姑姑更稀奇了:“嗳?四嫂,那她家条件咋样啊?爸妈是干啥的?当官不?”

“当啥官,她爸妈……”

林雅萍紧急咽下剩下半句,再亲的小姑子也不能实话实说。

而且她决定以后也打死不再讲究江家人。

更不会告诉任何人:那对父母啊,极其没有正溜,女儿还有一年就要高考,他们一个搞婚外情,一个以泪洗面还不抓紧时间振作起来,孩子学习本来就不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