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看着有点儿发黄的天花板,她突然发现我想了那么久事实上都是徒劳的。她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回来,也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再回去。或者说,现在的她,完全不知道她会在这里存在的任何理论依据。

罢了,反正不知道为什么,想也是白想,既然如此她不如就把现在当作重新来过的生命,更何况现在的她还有了更多的时间完成我的梦想。何乐而不为?有了上一辈子的基础,她相信现在就算不是天才儿童也不会差吧?

想到这里,韩叶宁心里嘿嘿一笑,这种滋味似乎很不错啊!

想明白了这些,韩叶宁微微的笑笑,变成男生又怎么样?以前不是还感叹过上天为什么生就我一个男儿的性格却是女孩的身份吗?现在顺理成章了。

躺在自己的小床上,韩叶宁里悄悄地盘算:据说她应该是十个多月就会走路的,所以现在的他如果会走路并不奇怪。“上辈子”她学会清晰的说话是要到了快2岁,虽然有意思把说话时间提早,但是这种事情好像不能一蹴而就,要慢慢来,不然吓坏了家长就不好了。

还记得老爸和她说过,在她一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完成从内勤到跑销售的转变。此时家境并不是很好,应该是从她一岁半开始,老爸才开始挣钱的。所以,现在的她如果想要什么奢侈的东西也都是不大可能的。那么现在要学的东西一定是不能让他们增添很多负担的。

那,学些什么好?

出发

突然韩叶宁想到,一岁的时候,她还是被她七十多岁的奶奶照顾着的。记得奶奶的邻居是一对姓李的画家夫妇。他们一直对年幼的她很好,有时候奶奶去买个菜什么的,邻居家的李阿姨还会把她抱过去暂时照看。

何不从他们身上入手?当然,韩叶宁囧囧有神想到,其实这个下手没什么别的意思,只是一个开始,没打算谋财害命,她是乖小孩,乖小孩。

韩叶宁知道,她以前学习过国画,现在先从简单的素描入手比较现实,到底一个一岁的孩子说要学什么高深的东西,一般人也不会相信,恩,就把现在的练习当做是玩了。

解决了绘画的问题,韩叶宁又盘算了起来奶奶家的那个收音匣子,奶奶没什么文化,不过却很喜欢听京戏——虽然曾经年幼的她不知道那个匣子里面吱吱呀呀播放的乐曲是什么,但是现在略为回忆,还是能想出来的。

那个收音匣子她可是要好好的利用啊!要知道今后,多会一门外语,找工作都方便,幼年的时候学习语言也更容易一些,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呢?现在也应该有外语广播节目了。只是,要怎么做,才能让大人们注意到他想听的是哪个频道呢?

——这个还是要好好盘算一下。

学习是重要的,但是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儿,尽管政治学学得不咋样,但是韩叶宁却还是清楚的记下了这句话。

只是,对于赚钱,她的兴趣还真的不是很大。

原本的她就是一个只求安稳小康生活的人,学一个喜欢的专业,找一份不论是薪水还是工作状态都还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就是最大的心愿了。如果说真的有过什么伟大的理想,那大概就是她曾经最想做的药学家了吧?

有一天天愤青思想的韩叶宁,在看着那些重病的人在病痛的折磨下,还要为高昂的医药费发愁的时候,她就十分的痛恨那些医药公司。当然贪图享受的她也自然不是什么奉献主义者,她只是觉得,如果她能研究出一种疗效好的新药,可以让无数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得到解脱,那该是一件让她非常满足的事情。

虽然有点儿乌托邦,但是如果可以,这个奋斗目标还是可是算一个吧?

不出所料,周一一大清早,韩叶宁小朋友就被赶着去上班的爸爸妈妈送到了奶奶家。

七十多岁的奶奶在这个时候依然要做一大家子的饭,很是辛苦。韩叶宁看着奶奶还算强健的身子骨,想到在未来她只能瘫痪在床的模样,心便揪了起来。默默的盯着奶奶的忙碌的背影,一个人静静的躺在床上,不哭不闹,他不想给奶奶多添麻烦了。

正这时,奶奶打开了收音匣子,依依哇哇的京剧声传了出来。

韩叶宁听了一下,偷偷一乐,这应该播放的是程派的代表作品《锁麟囊》,因为奶奶喜欢京剧,潜移默化的,他也知道了不少京剧的知识,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有着特别的嗓音和发音方式,唱功也很不一般。以前听过的也是不少,只不过,他一向是个急性子的人,听着程派那有些憋闷得唱法委实难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