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濉⒐芙芴�纳暇ⅰ�

“比如说,我跟八路打过交道,他们的游击战、麻雀战、运动战就很适用于山地。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鬼子累了我去骚扰,天天给他们来个惊魂,鬼子出来我给他下套,到了晚上、一夜还让他睡不着觉,半夜三更做梦听见我的名字都要哇哇叫,慢慢地消耗他们、摧垮他们的意志,让他们恐惧、害怕、疲惫、厌战,甚至窝在据点不敢出来,一旦出来,集中拳头打歼灭战……”

砰,罗涛将酒碗重重拍在桌子上,“好啊!原来你是八路!”

西一欧哈哈大笑,“八路九路我不在乎,只要我过得自在。八路的法子能打胜仗为啥不用?再者说八路的方法也是有理论依据嘀。”

柳天茂白了罗涛一眼,“骡子,这只是理论,你上啥劲啊?”

罗涛不置可否,抱胸发问,“啥依据?不定是你自己编的吧?”

西一欧往椅子上一靠,“空口无凭,说的行不行、打的好不好得靠实战数字证明。1914年,大不列颠国老毛子工程师兰彻斯特查看了几百个战斗情况,总结出一套战争理论,假设有甲乙两军作战,战斗力相同,人数都是1000。”西一欧边说边拿了几个茶杯和花生米作解释,“再假设甲方的1000人先包围了乙方的500人,甲方可以死134人的代价全歼敌方500人;接着甲方以剩下866人又可以全歼乙方剩下的另一半500人,而甲方再阵亡一小部分,合计阵亡总数仅为293人。这就证明人数以多打少绝对正确。但是其中又有变数,鬼子的单兵素质比咱国军强,我们一来要提高自身的技战术、技巧性,二来就要用更多的人数来打击鬼子,这样才能取胜。全靠打阵地战、蛮干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妙!精彩!”柳天茂鼓掌,他没上过军校,全靠实战,哪知道世界上早有如此精辟的理论。

罗涛和几个中央军官暗自惊心,他们受过德国教练指点,知道兰彻斯特理论,但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土匪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呢?冷哼一声,“打仗靠的是士气,进攻,只有进攻才能取胜,技巧再多也挡不住飞机、大炮。”

西一欧嘿嘿笑笑,“进攻,得看目标是谁,对手弱可以进攻,对手强无异于用鸡蛋跟石头碰。日耳曼德国老毛子隆美尔写了一本书,叫做《进攻中的步兵》,提倡火力配置凶猛、进攻再进攻。与日本鬼子相比,国军的有些装备不输于他们,比如说捷克机枪、山野炮、中正步枪,不比三八大盖、歪把子差,输就输在数量少、单兵素质差上,有炮不会放、有枪打不准、有刺刀拼不过人家,又缺少飞机、坦克重装部队支援。在战场上,一辆坦克、一挺机枪就可以左右战局的成败。这是实实在在的劣势。”

罗涛越听心越虚,这小子连隆美尔都知道,见解比手下的营长、连长还强,嘴上还在硬挺,“按你说的,这仗就不用打啦?”

“非也!”西一欧喝口水,讲的太他妈费劲了,“打还得打,强攻死伤太大,要讲技巧。我的一个朋友说过,逃脱者可获生机。我们跟强大的鬼子决战,不能否认人家的优势,要避其锋芒,先保存自己,人活着才能更好的战斗,才能更多的杀鬼子,打得鬼子肉疼,打得让他们日本人改名叫做‘日自己本人’。但是如果人死了,什么英雄、烈士都他娘的是虚的,没一点吊用。国军可以像我们一样,平时躲到深山里,养精蓄锐、寻找战机,一旦机会来临,狠狠的咬上一口,让他半年翻不了身。这样岂不更好?”

“好好好,好!”不懂军事的柳万年、柳天罡大声叫好,浅显的道理,非常好懂。

柳天茂双手用力鼓掌,“西大当家,不愧能坐稳中条山头把交椅,有真才实料啊!”话锋一转,“国军打仗多年,老子天下第一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要想让他们放下脸面进山,难哪!”

张俊峰、管杰附和,这种观念绝不是一天两天能改过来嘀。石头听的晕晕呼呼,大当家嘴里的大不列颠毛子、日耳曼毛子太几巴能整,理论一套接一套,套套邪乎。

罗涛阴沉着脸,双手扶桌,缓缓站起,“你是247团一营炮营的兵?”

听到耳里,西一欧心里一咯噔,罗涛手下的连长、旁屋的中央军、蔡副官都探出了头。

柳天茂抬眼斜看罗涛,“骡子,你咋呼个屁,人家是中条山的大当家。”

罗涛不予理睬,仰天大笑,“哈哈哈哈,西当家,西老弟,藏的好深哪!你说你的朋友三个月前就预言程潜会下台,除了一营的宣铁令,还能有谁?你说逃脱者可获生机,这是炮连马在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