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到了丁字路口,哨卡上的十几个士兵紧张的持枪对着南方,一个曹长上前制止车队,“停下,快拐回去,有敌人!”

金刚的马队呼啸而过,刷刷刷刷,刀风闪过、不见活人。鬼兵一涌而上,把尸体拖入阴沟。

车队没有停留,匀速向东。公路往常是鬼子的重点保护对象,麦收季节更戒备森严,今晚鬼子重兵搜索烧粮的八路,在公路上巡逻的人马听到枪炮响全部紧急向南线集结迎战西北军,从北边增援的鬼子、伪军打着火把也在往南赶,和西一欧的“皇军”粮队互不冲突,各走各的路,公路上空荡荡,哨卡上只剩下不多的守军。扫尾的老包发了大财,一个哨卡至少一挺轻机枪,有的哨卡是碉堡,里面的东西更丰富,等与接应的猴子接上头,鬼兵已缴了十二挺轻机枪。

猴子连急、带吓,见到西一欧,快说不成话,“西、西大当、当家,你们、可、可回来啦!”

西北军上午完全打通解陌山路,下午在山外沿修筑工事,等收到石头的消息已是晚上7点。陈硕儒的177师全体出动,盐湖是鬼子的薄弱防区,他们以为有中条山这个天然屏障,中国部队没有飞机、根本不可能在这里从天而降,177师出其不意,按照西一欧提供的路线各个击破、四处开花,将临时集结起来的鬼子部队打的死伤满地,驻守同蒲铁路沿线的据点悉数被炸,伪军深知冷娃厉害、望风而逃,不和冷娃照面。鬼子的大股部队仍全心全意搜捕土八路,还不知西北军杀过来。

郑三山得马黑子通知,下午便将自己短刀会人马聚集一块儿,这是他的老本,可不能损失,怕西北军误伤自己手下,焦急的等待西一欧归来。

西一欧不慌不忙,他和陈硕儒早商量好了暗号,右胳膊系白毛巾,没白毛巾用白衬衣、白裤头,只要是白色就成,口令“热血”,回令“中条山”。

郑三山忙不迭的安排手下人找白色信物,西一欧的粮车部队全部开始往煤坑搬运,除了汽车,马车上的粮食一袋不留。

枪弹嗖嗖打过来,西北军嗷嗷叫着冲锋,力量太过悬殊,一个师打半个散乱大队(相当于营),有夜色掩护,零星鬼子部队抵挡不住、边打边撤。

西一欧的人马趴在各个隐蔽处,静静的等着。炮火一闪一闪,能看到黑黑的野地里、五六个鬼子搀着伤兵跌跌撞撞往回跑,一个鬼子树起掷弹筒打两炮跑两步、再打两炮跑两步,炮声响过,对面总有冷娃的中弹声,冷娃追击速度不减,受伤的人增多。

西一欧命令,“打!”

一轮地瓜雷,鬼子没了声,冷娃听出有人援助、叫喊着冲上来,“热血!”

金刚手下的人扯起喉咙回道,“中条山!”

一个洪亮的声音叫道,“哪个部分的?”

“中条一把刀!”

中条一把刀的意思是中条山的一把手,那就是西一欧亲自指挥的人马,对面立即回话,“弟兄们,对面是自己人,冲啊,干小鬼子他祖宗!”

冷娃哇哇叫着从西一欧的队伍冲过,指挥官被带到西一欧前,正是柳天茂的团副王春雨。

王春雨凭直觉感到西一欧的人马不在少数,到处是“热血”“中条山”的口令,马车碰撞、骡、马、牛、驴嘶鸣,少说也有五百号,“西大当家,你们快撤吧!我们乘胜追击!”

“不!抗日也有俺们一份,是不是爷们儿就看今晚啦!弟兄们,跟着西北军杀鬼子!”

“杀!”金刚拔出马刀挥舞,“上马!”

(特别感谢《洛阳晚报》记者孙钦良先生,本席不懂土匪规矩,本席小说有关土匪的故事多出自于他的《豫西土匪探秘系列》,因无法和他联系,在这里谢过。)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十章 热血中条山

30个骑兵身披重甲,由赵章成设计的48斤钢板挂在胸前,在金刚的带领下冲向公路,王春雨紧跟其后,“弟兄们,别给老子丢脸,咱陕西人可不能让河南人比下去!冲啊”

“冲啊”

“杀啊”

嘀嘀嗒嗒的冲锋号,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冷娃们前赴后继,热血狂奔。

西一欧的步兵、粮兵全体出动,不过他们并不是真的打仗,主要是跟在西北军后拣洋落儿。郑三山带着手下老老实实呆在煤洞里,哪里都不敢去,白玉米带了七八个人陪着他们,猴子胳膊上缠着白裤头,“天爷!天爷!老天爷!”

金刚的骑兵后发先至,从西边绕上公路,向东砍杀下去,他们穿的是鬼子服饰,公路上的哨卡以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