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出了东宫,皇城将要走到尽头时就见到前方不远处的宣仁门附近甚是热闹,许多皇城中的小吏正凑在一起。

想起之前上官婉儿所说的洛阳百姓王庆之带人请立武承嗣之事,唐松加快了脚步。

挤进小吏群中首先就看到宣仁门外那数百神都百姓汇聚而成的人群,这些人当就是请愿人群了。

与请愿人群相对的是一个被禁军环护住,年在六旬有余,身着紫袍,气度俨然的重臣,唐松听了身侧小吏们的议论后才知,眼前这位紫袍重臣居然就是政事堂中另一位宰相李昭德。

去岁以来,武则天朝的政事堂**有五位相公地位最尊的是首辅武承嗣。其次便是掌法度律令的秋仁杰再次为掌吏部领选的陆元方又次的是第四位掌兵部军事的相公娄师德,至于眼前这位李昭德则在政事堂中排位最后,主掌工部营建诸事。

数年之前,武则天有意登基称帝并改都时,曾在洛阳大兴土木,其主事之人便是这位李昭德,当下的文昌台、定鼎、上东诸门改建的规扑俱都是出于他手,洛阳外城的加修同样如此。

正是在这一系列的工建之事中大获武则天的信任李昭德遂得以进入政事堂。

说来,自秋仁杰罢相之后到今天,当朝剩下的四位相公中唐松已经见过三个,唯一剩下的便是娄师德末曾见了。

在李昭德与那数百请愿百姓之间,两个手执长杖的禁卫正在杖打四十多岁年纪,通体白身打扮的王庆之。

说来事情也真是邪性,小吏群中有人也不知道从何渠道居然知道了内宫的消息,言说王庆之领人请愿的消息传到内宫后,圣神皇滇恶其狂妄之行,遂命李相公当众杖责王庆之,以示惩戒。

嗡嗡的议论及杖击声中,五十杖很快结束。正在看热闹的众人以为此事已经结束时,却具那李昭德转身向环护着他的禁军下令一一诛杀王庆之。;

此令一出,唐松身侧一片大哗,圣神皇帝并无此令,李相这是自作主张啊。

既是相公之令,禁卫遵行不悖,众人瞩目之中,就见一禁军抽刀上前,将已被长杖打的气息奄奄的王庆之给当众诛杀。

一刀下去,王庆之身首异处,宣仁门内外顿井安静下来。

就在这一异安静之中,李昭德朗声宣示道:“此贼欲废我皇嗣,立魏王,淆乱国体,狂悖僭越,天厌之,天诛之”

其宣示过不久,宣仁门内外的人群开始向两方无声散去。

门外那些请愿百姓的散去是因为王庆之的被杖及被杀,门内皇城诸小吏的无声散去则是被李昭德这番话给吓住了。

李武之争,似他们这些人别说参与,就是听着都心惊胆颤!

人群中,随着唐松向宣仁门外走去的贺知章振奋不已的低声道:“天道不灭,痛快,痛快!”

唐松却没有半点痛快的意思,“朝争如此激烈,咱们那章程之事愈发的难了,有甚好痛快的”

这句说完,唐松沉默的走了好一段路之后,沉声向贺知章道:“季真,咱们的苦日子到了,你可要做好准备”

其后三天,唐松依旧没见到武则天。但朝中的消息却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

一则,当日自作主张诛杀王庆之并当众宣示了那一番话的李昭德未受到陛下任何处断,这个消息本身就足以透露出另一个消息了。

二则,随着苏味道事发,引发了一场对其弹劾的狂潮,圣神皇帝对此事保持了两天的沉默,最终于第三天早朝中当众罢免苏味道中书侍郎之职,将其贬为位于东北边塞处的坊州刺史。

三则,苏味道空出的中书侍郎之职由原陇右道观察使崔元综接任,出任鸾台侍郎的同时,崔元综一并加授“同平章事。”从而迈入政事堂,成为当朝第五位相公,亦是二十余年来崔卢李郑四家所出的第一位宰相。

此三天后的第二天下午,武则天于瑶光殿召见唐松。。)元旦节,父母从老家来看我,实不能不陪,也不忍不陪,晚上回来的很晚,原想着请假一天,又实不愿意断更,熬到现在也只写了三千三百多字,实在太少,对不住大家,一则道歉,二则也请大家原谅则个,明天断不会如此了!万分歉疚,拜请原谅!

一百一十四章 出宫!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时令已入盛夏,天气酷热,虽是四面环水却不见一丝风,唐松一路走来,早出了一头一身的细汗。进入遍置冰盆的瑶光殿后,吃里面的凉气一激,身上的汗珠顿时黏的满身都是,异常难受。

唐松擦着汗走入,见他这样子,上官婉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