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对此,姚崇、宋璟与唐松三个知情人交视之间俱都黯然神伤。

陆元方与众人见面说完勉励的话后就走了,随即也就到了散衙的时间。

唐松因实在是吃不惯衙门里会食的温吞饭,遂就想着到皇城外面随便找家酒肆吃午饭,谁知刚走到尚书省的衙门口,就撞上了一个青衣小吏,言说李昭德相公要见他。

李昭德现在正跟武承嗣掐的厉害,见我干什么?说实话,这敏感时刻,唐松也不想见李昭德,但他既然寻到了自己,却不容他有丝毫拒绝的余地了。

一路上揣划着到了李昭德在政事堂的公事房。孰料这位李相公要说的事情跟他的揣测八竿子都打不着。

待那引路的吏员退出去了好一会儿之后,李昭德方才刻意的压低了些声音出言问道:“云露现在到哪儿了?”

闻言,唐松先是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李昭德问的是水晶,云露是水晶的闺名。

“算算行程现在该还在京畿道内……”

李昭德看着唐松,语气很郑重的说道:“仆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尽快联系上云露,让你安排的那六个护送之人将她安全送往襄州。此外,这是一封给襄州别驾方公南的信也一并送去……”…;

唐松接过信等了一会儿,李昭德见状摆了摆手,“去吧,此事抓紧办务必要保证云露的安全……”

唐松迷迷糊糊的出来了,任他此前猜来猜去也实在想不到李昭德找他一遭居然就是为了这事。

李昭德最近可谓是忙碌不堪,心急如焚,就算再怎么关心张柬之的孙女,找个人传个话不就行了吗?何至于亲自见他交代这样一件对宰相而言实实在在的小事,而且语气还如此郑重其事?

此外,李昭德怎么知道自己派去护送水晶的是六个人?难倒他一直在悄悄的关注着水晶?就算李昭德与张柬之的私交再好,这种关注也显得过份了吧。张柬之的子孙可是不少,难倒他还能都如此?

总而言之,李昭德对水晶的关注与关心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这事越想越蹊跷,越想里面越有内容,但究竟蹊跷之处在那里,唐松却是毫无头绪。

从武三思跟武承嗣合流的真正想法,再到李昭德对水晶安危异手寻常的关注,随着这次李党与武党的大决战拉开序幕,一个又一个的谜突兀而来,让唐松恍若走进了一团团迷雾。

ps:感谢这两天打赏与投票的书友,继续呼唤票票啊,不管什么票票都要,越多越好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 提供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九十二章 嗣君揭晓

毕竟是关于水晶安全的事情,李昭德交代的事情唐松很快就给办了,只是遗憾水晶不在神都,一时无法解开她身上的谜。

此后一段时间,唐松便专心在了官员新考功标准的指定上,这既是为完成陆元方所托,亦是一个系统熟悉本朝吏治的绝好机会,无论那一点上唐松都不愿敷衍。

与他一样,姚崇与宋璟都是做事极认真的人,既然接了这个差事,就都存着要做好,甚至将其立为后世之法的心思。如此以来,这件原本就复杂的差事愈发将摊子铺的大了,光是梳理自先秦以来的考功成倒,并系统分析其利弊就是一件耗死人的事情了。

工作量既大,偏又乏味枯燥的很。但唐松每日沉于其中却没有多少烦闷的感觉,这一则是因为他确实把心沉了进来,再则也是因为与姚崇、宋螺两人一起共事的感觉真的不错。

经过这段日子天天泡在一起,唐松与两人已经非常熟悉,也更了解了姚崇慷慨大气、宋螺春风化雨的行事风格,而这两人对他严谨扎实的工作态度明显也甚为欣赏。

当日陆元方在政事堂公事房中的那一拜其实无形中已将三人联系到了一起,再经过这段时间的共事之后,三人间由陌生到熟悉,再因为相互欣赏而由同僚慢慢转为好友,三个有着共同目标的人之间这种关系转化来的是水到渠成而又坚实可靠。

其间三人公务之余相聚小酌时,也会经常谈及当前朝堂上李武之争的喧嚣,姚崇与宋塌的政治倾向明显偏于李唐正朔,但越往后再说到这件事情时,两人越是沉默,沉默的最后常常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

这其间陆元方曾数次传见三人,过问新考功标准起草的进程。在每次传见将要结束时,这位即将油枯灯尽却还在勉力支撑的老相公总不忘淳淳告诫三人不得卷入李武党争,为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