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1/4页)

同来的韦播却没有一同出宫,目送他退下之后,韦播向韦贵妃问道:“姐。你为何没提及结亲之事?”

“他刚与裹儿来了那么一场,随后便言结亲时机妥否?他是个心性硬的,若当场拒绝出来,岂非为事情平添了波折?”

韦播闻言点点头。“臣弟关注此子已久,这唐松实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才。与裹儿亦是良配,若错过了委实可惜”

韦贵妃笑笑。“与其横生波折,不如直取中军,异日明堂之上一道诏书径直赐婚可也。天子赐婚的荣耀,裹儿又是如此身份与容貌,难倒还委屈了他不成?”

……………………

此后数日唐松按时上衙散衙,看似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其实一直密切关注着上官婉儿出宫之事。

就在韦贵妃传召后的第四日下午,确定的消息终于到了,准放上官婉儿出宫,总领玉宁公主府事。

虽然不是完全放为自由之身,但以上官婉儿特殊的情况而言,能做到这一步实已是到了极限。也正是从这件事上可以明显看出,狄仁杰等依旧大权在握,稳压住韦氏一党。

这个消息让唐松心情大好,散衙回家之后便命置酒,酒菜刚刚摆上,却见门房领着锦绣绸缎庄的郑胖子走了进来。

“赶得好不如赶得巧”郑胖子没半点客气的坐下,边叫唤着要酒樽,边拎起酒瓯给唐松满斟上。

唐松端起酒樽小口呷着,嘴里笑说道:“你把窈娘送过来也有五六天了吧,今天才来,可真沉得住气”

“我还怕你委屈了她不成?怎么样,如今你也亲见了她的容貌品性,当日在沈大娘子面前我没骗你吧”郑胖子笑的脸上浮肉乱颤,“这是内宅,也不需避讳什么,快把窈娘叫出来让我见见,离了这几天还真是怪想的”

眼见郑胖子咋呼着就要叫人,唐松伸手按住了他的臂膀,“稍后让你看个够,先说正事吧,你可素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还能干什么?这人都在郡侯府呆了五六天了,我总该来问问婚事的章程安排吧”

“这个先不急”唐松摆摆手,给郑胖子斟上酒,“今天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又有什么为难之事了?”

郑胖子刚刚落到酒樽上的手猛然一颤,抬眼定定的看着唐松。

唐松迎住他的眼神似笑非笑。

两人对视良久后,郑胖子低头端起酒樽一饮而尽后呵呵一笑,“还真是什么都瞒不住你,罢了,兄弟面前老哥哥也就实话实说了。我想牵头联络天下各地的大绸缎布帛商组织一个总行会,此事务请兄弟你伸伸援手使我得偿所愿”

唐代商贾行中行会的权力非常大,对行内的同业有着近乎强制性的约束力。郑胖子一边干着将锦绣绸缎庄“连锁化”的事情,一边筹谋组建全国性的总行会,其野心之大至此已是昭然若揭。

但问题是唐代的行会多局限于一城一地,还没有全国性行会的先例。而要干这么大的事情,没有朝廷给予官面上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说实话,唐松 很欣赏郑胖子,欣赏他处事的手段。更欣赏他的眼光与心胸。此人其实真算得上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贾了,尤其是这份有心缔造商业帝国的气魄,恰与盛唐昂扬奋进的时代气质相吻合。

唐松摇晃着手中的酒樽,摇头道:“你想组建如此大规模的行会,单是这交通问题便无法解决,同业遍布四方,来洛阳会议一次路上少则三两月,长则大半载。再好的事情也给耽误干净了”

“让各家都派个人常驻京城总会,日常联络与消息往还借助兵部驿传就是,若是再紧急的,用上加急羽书就是。一天六百里,换马不换人,有什么消息不能极速传到的?只要肯舍钱,兵部能办这等事的人多了”

说到这里,郑胖子嘿嘿的笑声听来份外奸猾。“再则,老哥哥干的这个行当是撵着季节走的,每年大多数时候都是循例而已,哪有那么多急事给耽误”

听了这话唐松才知道是自己想当然了。他以后世信息流动的速度来比照当下,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其实任何一个时代。商贾贸易行业的发展与信息传递的速度本就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而信息传递的快慢对于商贾贸易双方中的卖家与买家是一致的。

在当前这个商业并非异常发达的时代。采用郑胖子所言的方式,再利用上当世信息传递最为快捷的兵部驿传体系,他要搞的这个总行会虽然难免仍有笨重及调度不灵之嫌,但确实也可勉强一试了。

“你这么大的胃口找我又有何用?我不是 替你引荐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