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婊崾嵌�缏穑俊�

他像是不习惯自己思考——也是,在这么聪明的四哥面前,他早已养成不再动脑的习惯。那被呼为四哥的施榛不由得皱了下眉——五弟乔华这么问,他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好,只有苦笑道:“我也不知。照酒泉守尉迟行一向的行事风格,是个咋咋呼呼、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这次这么冷静要处决一个犯人,怎么看都有点不对——看他们这偷偷摸摸的处决方式,倒像真捉住了什么顶重要的人物,怕处决时引起麻烦似的。可要说那些草包真捉住了二哥,打死我我也难以相信!”

这一年原是大唐武德九年,还是高祖李渊在位。那唐高祖李渊自从隋大业十三年起兵之后,以自身谋略加上几个儿子的骁勇,短短数年即已平定天下,一度乱糟糟的汉家山河重又有了些休养生息的迹象。酒泉地处甘肃西北,侧近玉门,本是屯兵重地,也是滋扰多事之区。隋朝末年出的一十八路反王,七十二处烟尘如今虽已灰飞烟灭,但犹有一股自隋末以来一直就盘踞在弱水、石板井一带甘蒙交界处的边塞英雄仍然纵马驰骋着,他们就是号称“折冲五骑天下驰、草上沙中任我飞”的镜铁山五义。

之所以号称镜铁山五义,是因为那镜铁山原是他们结义的地方。镜铁山位于祁连山西部,称得上穷山恶水、神奇鬼博。当年张九常、李波、马扬、施榛、乔华五人就是于镜铁山结义的。其时正当隋末,天下动荡,他五人为人仗义,除于乱世中凭一身本事自保宗族外,更能扶危济困,这些年也闯下了偌大声名,所谓“人的名,树的影”,这五人的名号在甘陕一带,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所谓“草上沙”是指一个马场。那马场地处石板井一带,方圆甚广,但土瘠草矮,并不是个养马放牧的好去处。但一个地方有利就有弊、有弊也会有利,别看“草上沙”被人称为沙场子,养出的马繁衍艰难,但那苦水矮草,却滋养得马儿极有耐力,一匹匹虽身骨瘦硬,但极擅长途驱驰,在西北一带可是大大有名。这马场原是张九常所经营,五人结义后,他们各带家乡父老,就会聚在一处。五人中数张九常年纪最大,他为人宽厚,德行素著;老三马扬则性子轻捷,生得腰如猞猁,臂似猿猱,一身马上功夫,可称塞上无敌;老四施榛则以足智多谋名闻于世,“豹眼”之称,不只因为天生夜眼,也为他断事极为明利;而结义时年纪最小,才只十四五岁的乔华却是最有血性,于千军万马中也是赤膊上阵、冲锋斩将、略无惧色。这四人性格互补,本已个个称得上顶天立地的汉子,何况更有个深谋远虑、胸怀大志的李波。说起来,镜铁山五义中,享名最盛的还数二哥李波。李波出身名门,据说远祖为雄踞边关的汉代名将李广。他幼承家传,长遇名师,不说甘陕一带,就是放眼天下,他也称得上一个难得一见的杰出人物。五义这些年驰突塞外,倒没有什么争夺天下的大志,主要是李波曾道:“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忍将天下万姓的白骨堆积就自己的功业。但他们也绝非怯懦,当年薜举父子盘踞于天水一带,残民无数,镜铁山五义就曾与之无数次恶战,救得边民无数,至今塞上百姓还多感念他们的恩义。这次施榛与乔华之所以星夜赶来酒泉城看这么一个告示,实是为一桩不得已的苦衷——那就是:他们五人中最具才气最有号召力的李波居然在一月之前忽然失踪了!至今人影全无,这当然是了不得、不得了的大事,更何况近来“草上沙”正面临十余年来从没有过的大关口,极待他深谋远虑的抉择,可他却不知何处去了,叫人怎能不急?

第一章 边庭夜劫法场(2)

施榛想想这些,不觉头也大了,他也不信二哥真的会被酒泉守尉迟行的手下捉住,但实在是兹事体大,只见他想了想,皱眉道:“咱们先看看再说。”

此时已近酉时,小校场不大,就在城墙边上。天上的月已从东边城墙新补好的缺口上探出头来,施榛的脑子却有些乱乱地想:近两年,这天下真的似有些渐次平定的模样了。他自成年就赶上隋末之乱,可以说生于乱世,长于乱世,成名于乱世,也恼于这个乱世。这些年,他一心盼望的就是天下平定,但不知怎么,如今,唐皇借世子李世民之力、经过数场大战,先平薜举,肃清陇右之地;再平窦建德,稳住黄河两岸;最后平杜伏威,擒萧铣,败林士弘,平定大江南北,纷扰多年的天下终于有云开日出之势后,他不知怎么却有了一丝遗憾——也许所有的乱世英雄都会有这种遗憾吧,他见大哥、三哥口里虽不说,但每一次有唐军大胜的消息传来,他还是看得出他们的心底的苦涩。他们都说得上是仁人君子,但也是豪杰英雄。对一个英雄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