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其中有四位超过了开封府的处理权限,已经上报。

其余九位,被赵构拿来明正典刑。

开封府声望空前高涨,赵构人气直逼高大全。

而整个官场的氛围,也随之一肃。

不过,受益最大的,还是《官场现形记》。

借助这件事,《官场现形记》简直成为了惩办贪污官员的黑名单,按图索骥,一逮一个着。

也因此,《官场现形记》的销量又迎来了一个高峰,本来有很多不相信的人,到了现在也不得不信了。

很多人激动,很多人惶恐,原来做官也不是一件万无一失的事情。

很有可能你还没有功成名就,就已经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而在赵构之后,蔡京又公开表态,会上书官家,取消“捐官”制度。

并且在朝会中,蔡京罕见的做出了致歉,为自己当年的行为表示悔恨不已。

不过蔡京是个聪明人,他并没有自己背这个锅,而是分了一半给司马光。

按照蔡京所言,当年司马光是他的上司,暗示他如此上书,他没有承受住这个压力,所以选择了妥协。

言下之意,若当时主政的还是王荆公或者他自己,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这是蔡京发出的一次试探,试探朝野对于王荆公的态度。

高大全在野抛出了这样一颗炸弹,虽然蔡京也被炸的不轻,不过他从中也发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个一潭死水的朝廷,他是撬不动的。

只有发生了剧烈的震荡,他才有机会继续把王荆公当年的改革做下去。

只是蔡京这一次有些失望,因为结果并不如他所想。

这些年,他在民间的声望实在是太差了。

即便是现在做出一副悔改的样子,也做不到立刻挽回民心。

更不用说在朝廷内部,他更是已经摆明了要和官家掰腕子的决心。

这种情况下,除了本身就附属他的党羽之外,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支持。

但是他的做法并不是无用的,至少“捐官”制度还是被摆在了台面上讨论。

而高大全书中所提到的那几个凭借捐官制度而尸位素餐的人,也已经被赵构处理了。

事实证明,这样的人确实不堪大用。

“捐官”制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已经是很多明智之人开始讨论的问题。

这个时候,《官场现形记》的威力其实已经被彻底引爆了,高大全带了一个头,很多投机的书生也开始跟风起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模仿《官场现形记》的小说之作层出不穷,很多原本不打算投身小说界的人也开始写起官场小说来了。

一时间,这种现象成为了一种风气。

向来牛逼轰轰的官老爷,在这段时间内过的异常低调。

这让很多人都欣喜莫名。

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何况是过去几百年都没有这么受过委屈的官老爷。

一直都是他们欺负别人,何时轮到别人欺负他们了,这不能忍。

江南,司马光挣扎着从病榻上爬起来,前去求见官家。

赵清影在御书房接见了司马光,看到司马光的样子,也是被吓了一跳。

短短几天之内,司马光就好像老了十岁一样。

他年龄本来就不小了,现在看起来更好像是即将行将就木一般。

“司马相公,你先好好养病就是了,有什么事情等你身体好了再说。”赵清影安慰道。

她还有一件大事要指望司马光挑大梁呢,可不能让司马光在这个时间段嗝屁。

司马光不知道赵清影的真实想法,只以为赵清影是真的关心他,内心极为感动。

他颤抖着道:“老臣谢官家挂心,不过有件事,老臣不亲自向官家秉奏,实在是放心不下。”

“好好,你慢慢说,千万别激动。”看到司马光连说话都带着颤音了,赵清影就更小心了。

不过很快,赵清影就被司马光的话给震惊了。

“官家,老臣提议,由朝廷直接下令,销毁一切《官场现形记》小说。”

司马光的话,让赵清影极为动容。

她到底是习惯了武者思维,完全不理解司马光为何这样大费周章授人以柄。

“司马相公,这样做的话,就会落下很大的把柄在高大全手中,民众也会站在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